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匈奴驱向长城外,当日蒙恬计未非。
欲被筑城夫冷笑,辒凉车载鲍鱼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读秦纪七绝·其二》。诗中的意境雄浑,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
"匈奴驱向长城外" 一句,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种边塞争战的历史氛围。这里的“匈奴”是古代北方民族的统称,而“长城”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这一句已经映射出当时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复杂而紧张的关系。
"当日蒙恬计未非" 这句话,提及了秦代名将蒙恬。据史料记载,蒙恬是秦始皇时代的一位重要军事将领,他主持修筑长城,并对北方匈奴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这句诗表明了历史上的某个时刻,蒙恬的计策并非没有道理。
"欲被筑城夫冷笑" 这里,“欲被”暗示一种强制或压迫的动作,而“筑城夫”则是指那些被迫去修建长城的人们。这些人面对艰苦的劳役,内心可能充满了不甘和无奈,因此这“冷笑”透露出他们复杂的情感。
"辒凉车载鲍鱼归" 最后一句,则是一个鲜明的画面。“辒凉车”是指边塞地区用来运输物资的车辆,可能因为长期在北方寒冷环境中行驶而显得特别坚固。而“载鲍鱼归”,则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意象。鲍鱼是南方的美味,在这片荒凉之地能吃到鲍鱼,是一种对比鲜明的奢侈和享受。这里可能暗示着军事统治者们在边塞地区享有特殊待遇,与普通士兵和劳工形成了鲜明对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深远而复杂的情感和思考,是对秦朝以至整个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的一次文学反思。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起来呵手检衣篝,烛影蛩声伴小楼。
赖有梦中堪细说,锦笺写不尽离愁。
发兵坑黥布竖子,踞洗骂隋何腐儒。
谁道东都重名节,故人只唤作狂奴。
莫耗官仓粟,休贪御手羹。
新年采薇食,诗比旧年清。
自幼耽章句,年高竟未工。
自称豁达老,人号嗫嚅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