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密对友人施仲山的怀念之作。通过描绘春日里诗人与友人共同游玩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去世后的哀思,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春来日日两堤边”,点明了时节与地点,春日里诗人与友人每日在堤边游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醒即狂吟醉即眠”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与友人饮酒作乐、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无论是清醒还是醉酒,都能尽情抒发情感,体现了他们洒脱不羁的性格。
“午饮每赊新路酒,晚归多唤里湖船”进一步描述了二人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午时分,他们可能在新路上品尝美酒,傍晚则乘船返回,这样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与闲适。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生逢坡老怜词客,死共花翁配水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与怀念。苏轼(坡老)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以之比拟友人,表达了对其才华的赞赏。同时,将友人与花翁、水仙相配,既是对友人品格高洁的赞美,也是对其去世后灵魂得以安放的美好祝愿。
最后,“一点梅魂招不得,愁来时展咏香编”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但即使如此,也无法唤回逝去的灵魂。每当思念之情涌上心头,诗人只能通过阅读友人留下的作品来寄托哀思,感受其精神的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怀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