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随俗子作蝇营,深入书林寄此生。
已与杜郎争笔阵,更传侯喜有诗声。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体现了诗人高洁独立的艺术态度和深厚的学养。首句“不随俗子作蝇营”,表明诗人不愿意像一般俗人那样追逐世间的喧嚣和浮华,而是选择了远离尘世的生活方式,潜心研究书籍,将生命寄托于书林之中。
接下来的“已与杜郎争笔阵,更传侯喜有诗声”,则显示出诗人的文学才华和自信。这里的“杜郎”指的是唐代的大诗人杜甫,而“侯喜”则是唐宋间的诗人,诗句表明杨万里认为自己在文学上已经能够与古代的诗圣争锋,并且他的诗歌还被后世传颂,产生了影响。整首诗展现了诗人的高远志趣和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学成不必要心斋,眼到前脩脚自偕。
挽住春风还独笑,更无一物可装怀。
老夫端欲买江天,抹月批风咽圣贤。
他日君来相问当,南溪溪北北山前。
漏黄官柳已垂墙,针水公畦未种秧。
多谢诗人来得得,踏开三径雨中荒。
向来一别十番秋,消息中间风马牛。
只道故人霄汉去,不应林壑小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