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一公琳公

浪走红尘鬓已丝,此身端合老岩扉。

兴来复举山阴棹,别去仍留海上衣。

夜听泉声如雨落,晴看天末有云归。

浮萍飞絮何时定,空使诗人赋式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联“浪走红尘鬓已丝,此身端合老岩扉”以“红尘”和“鬓已丝”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历经世事沧桑,岁月不饶人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可能选择隐居的生活态度。“此身端合老岩扉”则透露出一种归隐山林、与世无争的淡泊心境。

颔联“兴来复举山阴棹,别去仍留海上衣”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诗人兴致来时,再次举起船桨,准备离开,但又留下了一件海上的衣物,这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可能是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不舍。这两句通过动作和物品的描写,展现了人物情感的细腻变化。

颈联“夜听泉声如雨落,晴看天末有云归”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感悟。夜晚,泉水的声音仿佛是雨水落下,清晨,天空尽头云彩归去,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受,捕捉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尾联“浮萍飞絮何时定,空使诗人赋式微”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浮萍和飞絮象征着人生的飘忽不定,诗人感叹于这种不确定性,只能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内心的迷茫和寻求安慰。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和对友情的珍视,情感丰富而深沉。

收录诗词(463)

黄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 字:晋卿
  •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送傅汝砺之安南

南徼车书路不遥,秋风使节下青霄。

颇闻僚佐登才彦,应有文章达教条。

日照楼船江水活,天低铜柱瘴云消。

归时岭上梅花发,想见诗囊未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式公归高丽

一锡凌空海上飞,星河荡漾宿云披。

颇惊辽鹤归来晚,正值骊龙睡觉时。

百尺珊瑚无地种,六花薝卜任风吹。

高秋兰若烟波外,此乐应须久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宁节妇诗卷

春旗柳色映门闾,华扁新题节妇居。

作传小裁青竹简,疏封近降紫泥书。

河壖松柏风烟外,阶戺芝兰雨露初。

三釜及亲殊未晚,花前何日奉安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孔御史归曲阜

清流共喜聚群贤,新渥时闻下九天。

东观紬书何日了,中丞遗笏要人传。

过家莫久依林庙,封事先须彻御筵。

千载斯文寄来哲,临分握手重悬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