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涵月歌

青天皓月悬明珠,中涵松影千万株。

森森林立无边隅,幽阴如闻天籁呼。

浓皴淡染谁所濡,粗枝密叶参天铺。

其质滑腻美且都,文登大理人所谀。

贵来方与凡石殊,天开画本应难模。

微云一抹如有无,远山掩映疑蓬壶。

其中应结仙人庐,世间日月自征徂。

惟此松能常不枯,可谓寿矣天地俱。

儿之所好能不愚,毡包载归以献吾。

自勺清泉涤泥涂,天生灵物岂容污。

斫木为架覆以幠,相对不忍离须臾。

恨不将身入画图,片石珍重抵琼瑜。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松林的画卷,宛如明珠高悬于青天之上,松影倒映在皓月之中,形成千万株松树的壮观景象。松林密集而无边,营造出深邃的幽暗,仿佛能听到自然之声。画面的渲染技法细腻,既有浓墨重彩,又有淡雅勾勒,如同经过精心润色。松树粗壮繁茂,质地光滑美丽,被文登大理之人赞美。

诗人强调松树的珍贵,它超越了平凡的石头,仿佛出自天工,难以复制。淡淡的云彩和远处的山峦增添了神秘感,让人联想到仙境。松林中似乎隐藏着仙人的居所,日月在其间流转,显示出松树的永恒生命力。诗人感慨,如此长寿的松树,实乃天地间的瑰宝。

他表达对松树的喜爱,不惜用毡包将其载回,珍视如琼瑶。他还用水洗净松的尘土,认为这样的灵物不容玷污。最后,诗人用木架搭建亭子保护松树,对其爱不释手,甚至希望能与之共处,恨不得自己也能入画。整首诗赞美了松树的美和神韵,流露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自然的敬畏。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潜真洞

传有真人乘鹤去,空馀老杏手亲栽。

至今深洞悬钟乳,终古阴崖长碧苔。

大道无为且游戏,谷神不死或归来。

秋风落日仙坛静,涧草岩花到处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潜真洞晚归度梅儿岭口占

夕阳西下乱山围,缥缈遥村暮霭霏。

游兴最嫌秋日短,马头明月照人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夏日听道初两儿读书

翛然花木荫茅庵,一炷炉烟经半函。

閒向窗前课儿女,微风晴日诵《周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过访少如座中忽值雷电交作雨雹横飞闻朝阳城楼竟为雷火所毁便道往观归来赋此记之时壬寅夏四月二十二日也

岁次壬寅夏维首,庚子日斜风似吼。

是时亢旱已愆期,触热来访金闺友。

新词妙句共相论,消烦更酌尊中酒,俄然墨云挟雨飞,奇峰乱掣金蛇走。

一声霹雳震阶庭,匕箸翻盘杯落手。

旋经老妪报仓皇,神龙攫物传万口。

朝阳城楼势嵯峨,中藏灵宝天公取。

我闻此语心咄嗟,辞归不畏泥涂厚。

沿途仰视光烛天,浓烟烈焰冲牛斗。

聚观拥道如堵墙,云云默默互前后。

细思此事何休祥,雷师毋乃职其咎。

盍效昆阳助战争,一为吾皇击群丑。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