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石鳞山留别同里诸公

一片轻舟出浦烟,芦花枫叶满霜天。

逃禅尚堕耽山癖,投老同为去国怜。

湖柳或思张绪后,草堂争似少陵迁。

桃花倘引寻春入,不愿人间说代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离愁的画面。首句“一片轻舟出浦烟”,以轻舟破晓时分从雾气中驶出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别氛围。接着,“芦花枫叶满霜天”一句,通过芦花与枫叶在霜天中的盛放,不仅渲染了季节的变换,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逃禅尚堕耽山癖,投老同为去国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遁世生活的向往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人似乎在逃避世俗的束缚,却仍旧难以割舍对山林的喜爱和对国家的深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矛盾的情感愈发强烈,既渴望隐逸,又心系故土。

“湖柳或思张绪后,草堂争似少陵迁。”这里引用了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张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美男子,而杜甫(少陵)则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人将自己比作张绪之后的湖边柳树,以及杜甫迁徙后的草堂,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异乡,但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最后,“桃花倘引寻春入,不愿人间说代年。”诗人想象着如果桃花能引导人们找到春天,他则不愿在人世间谈论岁月的更迭,流露出对永恒美好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内心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历史、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山中元日

布袍落落老年华,兴到云山遂作家。

淑气暗传堤上柳,晴霞红染洞边花。

志存遗世轻贫食,诗偶逢春不惜奢。

岁岁未能捐夙习,栽桃放鹤傍溪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游三洲岩

海外仙山世不求,西来奇洞见三洲。

多年积乳纷成像,五月阴风预作秋。

字蚀藓崖参亥豕,松摧雷雹化龙虬。

几人乱后添幽事,草没烟横恣鹿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画马

争言龙种形神异,千里犹疑一日迟。

聊写风沙开万里,恐无天马为人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苍梧

渺渺寒流下桂津,一江清绝罢垂纶。

翠华不返悲瑶瑟,苍昊无言剩草臣。

双马自投青霭去,孤舟惟对白蘋亲。

前山都峤称仙室,寂就丹砂谢俗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