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楠送何致远归陕西二首(其二)

日落边城旌旆愁,汉家铁马正防秋。

慇勤送子西征路,弩力班超万里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夕阳照在边城,军旗飘摇,满含忧愁,汉朝的骑兵正在严阵以待,以防秋天的攻势。
殷切地为你踏上西去的征途,希望你能像班超一样,凭借弓箭之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

注释

日落:傍晚时分,太阳即将落山。
边城:靠近边境的城市。
旌旆:旗帜,这里指军旗。
防秋:古代秋季是战事多发季节,军队加强戒备。
慇勤:情意深厚,殷切。
西征:向西出征。
弩力:比喻力量或才能,这里指班超的射箭技能。
班超:东汉名将,以勇猛善射闻名,曾以一己之力建立功勋。
万里侯:古代封赏有功之臣的爵位,这里象征着远大的前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暮色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送别时的情感。"日落边城旌旆愁"一句,设定了一个时间背景——黄昏时分的边疆城市,旌旆(即旗帜)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凄凉,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情绪。紧接着,"汉家铁马正防秋"进一步强化了边塞的严峻与肃穆,"汉家铁马"指的是汉朝时期边疆守军的坚固防线,而"正防秋"则是对当前季节和战备状态的描写。

下片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慇勤送子西征路"中,“慇勤”形容送别之人关切的情怀,而“送子西征路”则显示出对离去者的不舍与牵挂。最后,"弩力班超万里侯"一句,以历史上的名将班超比喻远行者,将其勇武和功绩比作万里侯的威仪,既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也寓意着送别之人能够像班超一样凯旋而归。

整首诗通过边塞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送别时复杂的情绪,以及对于远行者勇猛和成功的一种期许。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双楠送何致远归陕西二首(其一)

乱后生涯似转蓬,何堪送客值秋风。

含悽试看东归路,只见青山绕汉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