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书怀三首(其二)

渐入临淮路,移舟每问津。

行行风逆水,处处雨随人。

啼鸟如留客,幽花忽见春。

白鱼不论价,沽酒莫辞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临淮路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的生动与生活的朴实。首句“渐入临淮路,移舟每问津”点明了地点和行动,诗人随着船只缓缓前行,每到一处渡口都询问着路径,透露出旅途中的谨慎与探索精神。

接着,“行行风逆水,处处雨随人”两句,以风逆水、雨随人的自然现象,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与不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坚持。风逆水,意味着航行的困难,而雨随人,则是自然界对旅人的陪伴或考验,增加了旅途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

“啼鸟如留客,幽花忽见春”则转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啼鸟似乎在热情地欢迎着旅人,幽静的花朵在不经意间绽放,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这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欣赏,也体现了他对生活中的小确幸的珍惜。

最后,“白鱼不论价,沽酒莫辞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白鱼不论价格,可见他对待物质的需求淡然,愿意享受旅途中的每一刻。沽酒莫辞频,更是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美酒的喜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洒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自然与生活中所体验的情感与感悟,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描述,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有对生活态度的展现,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97)

李昭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中书怀三首(其三)

平野青芜合,长桥绿树低。

客愁须白酒,春意属黄鹂。

落日乡关远,孤村烟水迷。

清明能几日,却过浙江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过盱眙宿慈氏寺

行役经旬不自聊,强将登览寄春醪。

淮吞汴水长增急,城睍南峰不让高。

贾客正来喧万井,夕阳初下舣千艘。

明朝更作留连计,醉卧西窗听夜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宿慈氏遥碧斋有感

高僧邀我暂淹留,细话朱轓此屡游。

不见清谈飞麈尾,空流悲泪拂银钩。

淮山胜绝千年在,人物才华一梦休。

欲作招魂吊馀恨,晚烟疏雨不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天长道中

细草眠黄犊,短篱穿绿杨。

舂声鹁鸪急,田径蝍蛆长。

地暖足春物,雨频宜水乡。

羁怀不可话,倒橐酒须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