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其三)

万里烽烟捲土来,求鱼缘木竟成灾。

奸雄末路多寻死,社稷前途实可哀!

藏蛰龙蛇苏汉畤,失群麋鹿走苏台。

贞元倚伏天难问,何日钟生济世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感事(其三)》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时局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观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句“万里烽烟捲土来”,描绘了战乱四起、烽火连天的景象,形象地展示了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接着,“求鱼缘木竟成灾”一句,以“求鱼”比喻寻求和平与安定,却最终导致更大的灾难,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

“奸雄末路多寻死”一句,揭示了统治者在权力斗争中的残酷结局,同时也暗示了社会道德的沦丧。紧接着,“社稷前途实可哀”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藏蛰龙蛇苏汉畤,失群麋鹿走苏台”两句,通过“龙蛇”和“麋鹿”的隐喻,分别象征着国家的精英和普通民众,在动荡时期各自寻找生存之道,但都显得无助和迷茫。“苏汉畤”和“苏台”则是古代祭祀和游乐之地的象征,这里用来表达国家文化传统和精神支柱的衰败。

“贞元倚伏天难问,何日钟生济世才?”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命运无常的无奈,以及对能够拯救时代的英雄人物的渴望。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未来希望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理想人物的呼唤,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追悼陈瘦云

呜呼陈瘦云,骨化形销矣!

自少能文章,放浪不羁士。

渊渊金石声,馀音犹在耳。

忆昔五年前,我来君已死。

湖海失元龙,令人悲曷已!

转瞬忽五年,我又旋乡里。

同人闻予来,携手色然喜。

独有地下人,墓门呼不起!

睇彼小罗天,梨园馀弟子。

乃弟洛川君,彷佛还神似!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赠黄旦梅

嘘天幻蜃竟成云,隔海涛声断客魂。

绿酒红灯欢昨夜,青衫皂帽坐黄昏。

百千万劫沧桑感,二十三年花月痕。

风雨五更天欲曙,凄凉旧事不堪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游开元寺小集,同云石、籁轩分韵得鱼字(其一)

白云苍狗成空幻,自在如僧信不如。

老去名心无挂碍,年来结习尽删除。

初闻磬韵诸天净,歇尽蝉声万籁虚。

半日清閒长兀坐,夕阳无语下林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游开元寺小集,同云石、籁轩分韵得鱼字(其二)

一肚牢骚不合宜,自家心事自家知。

老犹作客游终倦,少不为僧悔已迟!

弥勒跏趺成一笑,耶苏安息远相期。

昙花落尽诸天净,笑与山僧强说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