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送厚斋先生分教常州》是明代符锡所作,虽篇幅不长,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对教育的崇敬。诗中以“日下多名士,春宵得共论”开篇,描绘出一幅文人雅集、共论学问的生动场景,既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暗示了厚斋先生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起家缘少府,传业有诸昆”,这两句则转而赞颂厚斋先生的出身与传承。少府,古代官职名,这里借指厚斋先生的家族背景;诸昆,则指兄弟,表明其在家族中传承学问,影响深远。
“道岂延陵愧,教由安定尊”,进一步表达了对厚斋先生道德与教学的赞誉。延陵,春秋时期吴国大夫季札的封地,常被用来比喻道德高尚之人;安定,这里指安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厚斋先生在道德修养和教育实践上的卓越成就。
最后,“泰山遗响在,还拟振桥门”两句,以泰山象征学问的高深与广博,桥门则寓意知识传播的门户。这两句表达了对厚斋先生学问深远影响的肯定,以及对其未来在常州教育事业中继续发扬光大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厚斋先生个人品质、学术成就及教育贡献的赞美,展现了对知识传承与教育事业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先生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