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上钩梯览大荒,秦关终古气苍苍。
天开阊阖才寻尺,地界雍梁入渺茫。
五粒松摇群帝佩,三浆露挹百神觞。
仙人方罫青冥上,更欲凌风度石梁。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宋琬的《登华岳作(其一)》。诗人独自攀登华山的高处,视野开阔,感受到秦关之地永恒的苍茫之气。他惊叹于天空仿佛只有一尺宽的天门(阊阖)和大地无边无际,延伸至远方的雍梁之地。诗人描绘了五粒松树摇曳,仿佛众神的佩饰,而甘甜的三浆露水则像是为百神准备的美酒。在这样的仙境中,诗人想象自己如同仙人般在青冥之上行棋,意欲乘风飞越石梁,展现出对自然与超凡的向往和追求。整体上,此诗意境壮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豪情与超脱尘世的追求。
不详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松风谡谡步虚声,杖策高寻卫叔卿。
星近祠坛光欲堕,月临仙掌夜偏明。
扶桑万里天鸡曙,箭括三更石马鸣。
谁信扬雄擅词赋,不将彩笔记层城。
雕笼万里托征鞍,辛苦何辞行路难。
幽阁恰添娇女伴,方音犹作部民看。
且分薄俸供粳稻,莫遣春风瘁羽翰。
流水陇头相忆否,朔云边月不胜寒。
商飙凉劲秋,昊天降霜露。
采采孤葵根,展转愁其足。
幽兰在庭柯,馨香莫能蠹。
君子谅不惜,零落伤中路。
庶事多贸理,人生信所遇。
俯仰终古间,谁知龙与蠖。
夸夫竞权势,志士怀荣名,杀身非一端,天道常患盈。
汤汤桐柏水,有时浊且清。
羲和无停策,日月东西征。
自非空桑子,岂不念所生。
宛彼鸣鸠诗,凄恻涕沾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