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郭翼所作的《系子词》,以第一人称“邓家儿”为叙述者,表达了在战乱或灾难中家庭悲剧的深深哀痛。诗中的“长绳谁系高树枝”形象地描绘了在动荡时局下,父母各自逃生,留下孩子独自面对生死的无助情景。"儿死亦孔悲"直接表达了对孩子的深切怜悯和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
接着,诗人强调即使面临弃子的残酷现实,也要坚持将孩子系在树上,希望能保有一线生机,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深牵挂和牺牲精神。“弟亡一息不可弃”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即使只有一个微弱的生存机会,也不愿轻易放弃。
最后,“邓家儿,哭奚为”质问为什么还要哭泣,似乎在说哭声并不能改变现状,而“天乎天乎岂无知”则寄托了对上天的哀求和控诉,希望苍天能理解并给予公正。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一个家庭的悲剧,揭示了战乱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无奈,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