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足镫

野烟漠漠耘夫耘,老绿已活将骞云。

和土捉视爪趾分,一行虫齧搜遗文。

建昭始造膏衔芬,阳朔三年赐将军。

蹼下字更眇秋蚊,实内大厨迩膻荤。

高尺有二重一斤,叹息制度精轶群。

工今不艺嬉朝曛,何事不异古所云。

然勤小物大放纷,吾将西征吊苍雯。

孝武赤雁歌纷纭,孝宣神爵以瑞闻。

是时火德方烟煴,王霸杂用钟间鼓。

元帝儒缓家法棼,灭火非燕乃政君。

十侯并封兆黄雰,一镫虽细割炎炘。

宫中老妇昧巢焚,直至偪玺惨不欣。

怒掷阶下恨嚼龂,坐见威斗延灵氛。

园寝废坏现夔羵,穗帷玉座缘菭纹。

安得麻烛照秋蕡,哀鸿夜叫霜无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耕与自然交织的画面,"野烟漠漠"与"老绿已活"展现出田园的宁静与生机。诗人接着细致描绘了农夫耕耘的情景,"和土捉视","一行虫齧",显示出农事的艰辛与细致。随后,诗中提到历史典故,如"建昭始造"、"阳朔三年",借古喻今,暗示着权力与赏赐的变迁。

"雁足镫"作为标题,可能象征着微小事物中的深刻寓意,如同雁传递书信,表达的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诗人感慨于工艺之精,但又批评当世之人懈怠,与古代贤明之君形成对比。他担忧社会风气的混乱,预言将有大事发生,"西征吊苍雯"可能预示着国家或将面临动荡。

诗的后半部分引用了汉代几位皇帝的事迹,如孝武帝的"赤雁歌"和孝宣帝的"神爵瑞闻",暗指皇权与天意的交融。诗人认为,尽管国家看似稳定,但隐藏着危机,"灭火非燕乃政君"暗示着真正的变革者并非表面的权力者。

最后,诗人以宫中失火的惨剧收尾,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光明的渴望,"哀鸿夜叫霜无垠"象征着困境中的哀鸣。整首诗语言凝练,寓言丰富,体现了马履泰深沉的历史观和对社会现实的洞察。

收录诗词(3)

马履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莪洲司马之湖北

又见天涯书剑游,清尊话别苏门秋。

剧辛不作燕昭客,李白重登崔颢楼。

壮志大江流汉水,离情白日淡幽州。

葛龚亦自成千古,莫恨轻车老不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红石峡

金粟祠前大漠开,凭高指点旧烽台。

陈云黄卷平沙去,战血红蒸断峡来。

雁海茫茫浑不辨,漳河滚滚浩难回。

即今日暮边声静,坐听严城鼓角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嫁鱼蛮

刘王花坞珠娘宅,惯倚花风送行客。

夜换薰篝甲煎香,晓调脂盝秋江碧。

蛮船月上水鸡鸣,红烛珊瑚照眼明。

茉莉花从宵髻放,木鱼歌促暗潮生。

舵楼一缕笙箫起,万点红镫水中市。

沙面纵横十字街,秦楼只在烟波里。

烟花名籍落江湖,别买邻船住小姑。

鬻尽鱼儿养鱼女,不随鱼户纳鱼租。

江南大估徘徊久,装橐千金俄撒手。

前月浮梁贩到茶,换来黄木湾头酒。

酒痕消尽又年年,万斛明珠总化烟。

赤足蓬头呼灶婢,不成春梦鹧鸪天。

浮萍败絮何时已,人笑人歌声在水。

早知生世伴鱼虾,不如早嫁鱼蛮子。

鱼蛮一样住风波,不著人间绮与罗。

月明一曲渔家傲,可是当年踏臂歌。

形式: 古风

题余秋室中允试院画美人卷

春官桃李今年盛,看花闪闪双明镜。

束笋堆中桦烛㸐,三十日来目光竟。

画堂依然一事无,操纸乞君为作图。

炊斗黍许闭门坐,美人贴纸春风扶。

淡墨如烟一丝袅,红蓝不到秋毫杪。

妆非时世怜者谁,神仙特立云霞表。

寒宵展卷对明窗,镫花细雨红凝釭。

奇文五色尚挂眼,突然睹此心已降。

文章清气如静女,落花不言人不语。

世间但取笑嫣然,不字有人甘独处。

广眉高髻满城中,寿陵邯郸步不同。

蕙心兰质吾最赏,乱头粗服天然工。

古来嗜好酸咸异,何况文章千古事。

推毂艰难国士愁,蹇修错迕蛾眉泪。

论文品画空沈吟,此图此意千黄金。

难求世俗国风好,珍重先生香草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