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西州门行》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恩情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局动荡的感慨。首句“怅望西州路”以怅然的心情遥望远方的西州,透露出一种失落与怀念。接着,“经年感旧恩”点明诗人长久以来对旧日恩惠的记忆和感激。
“尝因石头醉,不觉至州门”回忆了曾经在石头城畅饮的时光,不知不觉已来到州门前,流露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至州门,应恸哭”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悲痛,可能是因为亲朋故去或国事衰败。“舆疾归来尘满目”描绘了归途中的凄凉景象,尘土飞扬,更显哀伤。
“羯儿江上兵八千,鼋子车中年十六”通过具体的场景,暗示战乱频仍,少年也被卷入其中,令人痛心。“苍生满地终奈何”感叹民生疾苦,无计可施。“一枕白鸡春梦足”借梦境寻求片刻安宁,但现实的残酷又将诗人拉回现实。
最后四句“中原心,东山志。两难凭,俱不遂”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壮志未酬之感,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几人能有羊昙泪”以典故结尾,羊昙是东晋名士,其好友谢安去世后,他悲痛欲绝,泣不成声,此处暗指自己和同样怀有深情的朋友一样,面对国破家亡的境况,难以抑制悲痛之情。
整体来看,《西州门行》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悲凉的怀旧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