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卧病惊秋

蓦地秋来,啼螀四面围灯起。一床如寄。

葬向虫声里。夜静更阑,渐近阶前砌。秋滋味。

月斜风细。枕畔分明记。

形式: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期的词《点绛唇·卧病惊秋》由高燮所作,描绘了词人因病卧床,突然感受到秋意浓厚的情景。"蓦地秋来"四字,简洁地传达出季节变换的猝不及防,蝉鸣声被秋风吹散,取而代之的是"啼螀四面围灯起",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凄凉的氛围。词人将自己的床铺比作漂泊无依的舟船,沉醉在"葬向虫声里"的悲凉之中。

"夜静更阑"进一步渲染了深夜的寂静,"渐近阶前砌"则暗示着词人心境的孤独与外界环境的交融。"秋滋味"四个字,既指实际的秋日感受,也暗含人生的况味。最后,"月斜风细"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哀伤的画面,"枕畔分明记"则表达了词人对这份秋夜感触的深深印记。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通过秋夜的景象和声音,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205)

高燮(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愁倚阑令.题王莼农十年说梦图

酒醒前事成尘。忒无痕。残月晓风何处是,禁销魂。

迷离又近黄昏。分明记、昨夜星辰。

弹指十年休便过,好重论。

形式:

卜算子.秦山塘泛棹作也。时久雨初晴,水没田舍

鸥梦屋庐间,人立菰浦杪。

远树迷茫浸碧天,一朵凉云绕。

橹划水纹圆,棹转波声峭。

斜日微风点黛山,画意添多少。

形式:

采桑子.题恽南田先生遗照,为潘叔和临管世滢本

云溪小像渟溪笔,貌等渔樵。画比琼瑶。

好向瓯香馆里招。虚怀高致谁传出,须鬓飘飘。

箬笠萧萧。野鹤闲云依样描。

形式:

虞美人.泪

枕边愁听莺啼急。莫遣高枝湿。古笺写上一丝丝。

多恐化成红豆为相思。月明沧海珠光冷。

独对淋浪影。些儿掬取便成河。

应是情天此物未嫌多。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