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水仙

汉广之滨,清洛之汭。留此娟好,邂逅谁遗。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题水仙》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仙花在汉广之滨、清洛之汭的生长环境,以及对水仙花美好品质的赞美与思考。

“汉广之滨,清洛之汭”,开篇即以壮阔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汉广与清洛,分别代表了广阔的河流与清澈的溪流,水仙花生长于此,既展现了其生长环境的优美,也暗示了水仙花高洁脱俗的气质。

“留此娟好,邂逅谁遗”,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水仙花美丽姿态的赞叹,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此美好的事物,究竟是谁赋予了它生命?这里的“邂逅”不仅指偶然相遇,更蕴含了一种对美好事物被发现和欣赏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水仙花生长环境的描绘和对其美的赞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水仙花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份子,以其独特的美丽和生命力,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引发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价值的深思。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题菊

秋霜既肃,黄花始妍。爰掇爰餐,聊可永年。

形式: 四言诗 押[先]韵

题谖草

对此谖草,粲乎有章。我自陶陶,何忧何忘。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题玉簪

姑射之姝,翠旌如帏。惟显簪玉,不睹容辉。

形式: 四言诗 押[微]韵

题兰

懿此芳兰,在彼岩阿。为佩为带,怀哉九歌。

形式: 四言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