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夔门桂帅(其一)

阃歌整暇化清夷,笑把宗师正印提。

绣腑文章开剩馥,锦江桃李烂成蹊。

旌摇蜀水春浮峡,柝静蛮天月满溪。

衣衮归欤近宸极,殊勋嘉叹殿头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在宁静的闺房中歌声悠扬,轻松化解战乱的氛围,笑着接过宗师的重任。
绣花般的才情展现无遗,如同锦江桃李繁花盛开,形成一条美丽的路径。
旗帜在蜀水中摇曳,春天的江峡仿佛被春色淹没,夜晚的战鼓寂静,满溪月光如银。
身着华丽官袍,接近皇帝的居所,你的卓越功勋让人在殿堂西边赞不绝口。

注释

阃歌:闺房中的歌声。
暇化清夷:轻松化解战乱。
宗师正印:宗师级别的重任。
绣腑:比喻才情出众。
锦江桃李:比喻才华出众的人。
旌摇:旗帜飘动。
柝静:战鼓寂静。
宸极:皇帝的居所。
殊勋:卓越的功勋。
嘉叹:赞美和惊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物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皇家的赞颂之情。

“阃歌整暇化清夷”,诗人以“阃歌”起始,设定了一种典雅宁静的氛围,通过“整暇”的动作传达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这里的“化清夷”暗示了皇家的教化之美德,如同春风化雨,使万物复苏。

“笑把宗师正印提”,这句中“笑把”表明了一种从容不迫、心情舒畅的情态,“宗师正印”则是对皇权的象征性描绘,通过“提”字传递出一种尊崇之意。

“绣腑文章开剩馥”,这里的“绣腑”指的是精美的刺绣工艺,而“文章”则是文化艺术的代名词。诗人用“开剩馥”来形容这些文化瑰宝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彰显了文化艺术的繁荣。

“锦江桃李烂成蹊”,这句描绘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锦江”、“桃李”都是美丽自然景物的象征,而“烂成蹊”则形容这些景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流动的画卷。

“旌摇蜀水春浮峡”,诗人通过“旌摇”的动态描写和“蜀水春浮峡”的场景,展现了一个生机盎然、波光粼粼的春日景象。

“柝静蛮天月满溪”,这里的“柝静”传递出一种宁谧安静的情境,“蛮天”则是对边疆地区的美称,而“月满溪”则将夜晚的宁静与溪流的和谐统一起来。

“衣衮归欤近宸极”,诗人通过“衣衮”的华丽和“归欤”的动作,描绘了一种归顺皇家的情景,“近宸极”则强调了这种归顺的心境达到了顶点。

“殊勋嘉叹殿头西”,最后一句中“殊勋”指的是特殊的功绩或荣誉,而“嘉叹”则是对这些成就的赞美。诗人以“殿头西”结束全诗,似乎是在向皇宫的方向传递着自己的赞美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它通过精巧的语言构建了一种对皇家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226)

阳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昌朝,字宗骥。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 字:正父
  • 籍贯: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
  • 生卒年:1187-1267

相关古诗词

黄池舟中和全父弟韵

江上平堤堤上路,只轮来往舟沿溯。

林疏风叶坠轻黄,征雁声中秋暗度。

来踏东风归岁暮,佳山好水无重数。

揩摩老眼待冬深,更看霜林排雪树。

岸木稠边屋作邻,港鱼多处鸥成聚。

竿蓑拟欲个中留,却恨冬风催我去。

形式: 古风

棕花

满株擐甲诧棕榈,叶展蒲葵冬不枯。

鬼发擘开纤玉掌,蚌胎剖破细琼珠。

熟煨炉火香于笋,白饤盘银美似酥。

珍膳莫充禅客供,恐猜鱼子放江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游下竺飞来峰和存子侄韵

嵯峨擅北高,幽静还西竺。

虎蹲石根奇,龙蟠藤蔓曲。

面横白水湖,背列浓岚谷。

鸟碎山逾空,起予诗不俗。

形式: 五言律诗

腊月二十八日与知宗提举分岁郡中啜茶于北楼赏梅于忠献堂知宗即席有诗次韵并简提舶

老病踰年卧晋江,耽诗性癖未能降。

园林牢落梅经眼,岁月峥嵘酒满缸。

堂上焚香敬勋德,楼头回首念家乡。

黄柑未拜萧嵩赐,乡味分珍谩一双。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