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喜陈一之提刑至龙山

闻道西征使者来,满城风雨菊花开。

唤回乌帽千年梦,惊倒龙山百尺台。

病叟旧痾初去体,元戎新酝恰浮醅。

篱边更有休官令,人事天机亦异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听说西行的使者即将来临,全城风雨中菊花正盛开。
呼唤我戴上乌帽,重温千年的梦想,连高大的龙山之巅也为之一震。
病弱的老翁身体刚刚康复,主将新酿的美酒正适宜饮用。
篱笆旁还挂着辞官的命令,人世间的变迁,真是奇妙无比。

注释

闻道:听说。
西征:向西出使。
使者:使者。
来:来临。
满城:全城。
风雨:风雨。
菊花:菊花。
唤回:唤醒。
乌帽:黑色的帽子,古代官员的象征。
千年梦:长久的梦想。
惊倒:使...震惊。
龙山:虚构或象征性的高山。
百尺台:极高的平台。
病叟:病弱的老者。
旧痾:旧病。
初去体:刚刚离开(身体)。
元戎:主将。
新酝:新酿的酒。
恰浮醅:正适宜饮用的新酒。
篱边:篱笆旁边。
更:还有。
休官令:辞官的命令。
人事:人间世事。
天机:自然规律或命运。
异哉:真是奇特啊。

鉴赏

这首宋诗《九日喜陈一之提刑至龙山》是项安世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一之在重阳节(九日)来访的欣喜之情。首句“闻道西征使者来”,以使者到来比喻友人的不期而至,暗含惊喜之意。"满城风雨菊花开"描绘了秋风秋雨中菊花盛开的景象,既渲染了节日气氛,又寓含了诗人对友人冒风雨来访的敬意。

"唤回乌帽千年梦"中的“乌帽”可能指友人官帽,诗人借此表达对往昔相聚时光的怀念,仿佛友人的到来唤醒了那些久远的记忆。“惊倒龙山百尺台”则夸张地写出了诗人见到友人时的激动,龙山百尺台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壮志。

"病叟旧痾初去体"表明诗人之前身体欠佳,但友人的到来似乎带来了康复的力量。"元戎新酝恰浮醅"赞美友人带来的新酿美酒,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最后,"篱边更有休官令,人事天机亦异哉",诗人感慨人事变迁,友人虽已退职,但他们的友情超越了世俗的职位变迁,显得尤为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场景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月呈运使卢检院

法官蒇事三灵格,山国休工万宝成。

虏使此时心暂展,丽谯高处眼增明。

搴帷正在煎萸俗,缀席何妨伴菊倾。

此会明年公莫问,赐来应有一枝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二十一日柘龙桥道中

早禾登架晚禾青,雨后官塘处处平。

山马未明行木彴,水牛亭午卧深坑。

人家总在林间住,生计惟凭陇上耕。

青嶂夹田田夹涧,翠围屏里万竽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二十九日出暗门循城至北关登舟

篮舆出郭转墙隈,欲老芙蕖尽意开。

天气已凉犹索热,官身得去未忙回。

舟行何物非诗句,病后无情是酒杯。

一笑团栾今在目,细挑灯火话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二十二日入荆门界

四望亭前粉雉明,百栏桥上竹枝横。

荒荒白日春将晚,渺渺黄冈草未生。

独客更无杨柳伴,远村时见李花惊。

白碑南路翻堪意,不恨冲泥踏水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