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德山棒下金沙异,临济喝中宾主分。
到此若无真正眼,可怜辜负本来人。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泰所作的《偈七首》中的第五首,以禅宗语境为背景,通过"德山棒"和"临济喝"两个著名的禅宗公案来阐述禅修的真谛。"德山棒"象征直截了当的教诲,"临济喝"则代表突然的顿悟点拨。诗人强调,如果在修行过程中没有真正的领悟力("真正眼"),就无法真正理解和体验禅宗的本意,从而辜负了自我修行的初衷("本来人")。
整首诗的意境简洁而深邃,旨在启发读者深入思考禅修的内在要求和真实目的,鼓励人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真实的体验。
不详
南山起云,北山下雨。
老僧更为震雷声,助发威光令远布。
火云烧田苗,泉源绝流注。
婆竭大龙王,不知在何处。
渺渺邈邈,十方该括。坦坦荡荡,绝形绝相。
目欲视而睛枯,口欲谈而词丧。
文殊普贤,全无伎俩。
临济德山,不妨提唱,龟吞陕府铁牛,蛇咬嘉州大像。
嚇得东海鲤鱼,直至如今肚胀。
今朝正月已半,是处灯火缭乱。
满城罗骑骈阗,交互往来游玩。
文殊走入闹篮中,普贤端坐高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