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

马前铜笛转山频,树底行沿汉水滨。

又喜晚炊来子午,曾经春雨忆庚申。

采茶调急穿林女,放濑声高荡桨人。

何事妖容千载恨,拂衣犹有荔枝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子午谷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活动,充满了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

首联“马前铜笛转山频,树底行沿汉水滨”,以马前铜笛的声音和行人在汉水边行走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悠扬而宁静的氛围。铜笛的频繁回响与山间的回音交织,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而沿着汉水行走的行人,则是这幅画面中的一抹生动色彩,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颔联“又喜晚炊来子午,曾经春雨忆庚申”,通过时间的转换,展现了季节的更迭和岁月的流转。子午时分的炊烟袅袅升起,不仅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馨与日常的美好,也勾起了对过往春雨时节的回忆。这里不仅有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当下幸福生活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

颈联“采茶调急穿林女,放濑声高荡桨人”,描绘了子午谷中的人文活动。采茶女在林间忙碌的身影,伴随着急促的歌声,展现出劳动的节奏与美感。而放濑(可能是指放船或放筏)的人们则在水面高声唱着歌,他们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充满了活力与自由。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展现了子午谷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尾联“何事妖容千载恨,拂衣犹有荔枝尘”,则以一种深沉的思考收尾。诗人似乎在探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提出“妖容千载恨”的疑问,暗示了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复杂情感。同时,“拂衣犹有荔枝尘”这一细节,既是对过往痕迹的轻轻一拂,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荔枝尘可能象征着历史的微小痕迹,即使时间流逝,这些痕迹仍然存在,提醒着人们记住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子午谷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活细节的感悟以及对历史的深思,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09)

王云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河西岸别胡鉴牛斗韩邦奇邦靖

晓看泰华三峰雨,晚步黄河满岸风。

七载宦游无可述,一时佳士远相从。

谈经训诂词章外,论道精粗巨细中。

此地不堪重回首,沙云初起夕阳红。

形式: 七言律诗

送乔希大

野寺逢君一饭时,长空星斗正高垂。

快谈每觉连宵短,极喜翻成数日悲。

旧日尘空皆欲老,壮年豪气不曾衰。

华山仙掌应千仞,把酒同登亦太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东皋为冒郎中题

画省才华有数人,东皋心不在风尘。

啸登每羡陶元亮,取号真同戴叔伦。

淮海云烟千里梦,长安岁月几回春。

凭谁写出山中趣,手把书看白氎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吊平氏

山前翠黛走纵横,投井遥令贼党惊。

百尺香泥珠不涴,一泓清水月长明。

此生身独关风化,数日人皆识姓名。

女子不贪生草野,丈夫几见振衣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