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诗十九首(其八)德州道中

北地行欲尽,始觉春萌芽。

村柳色已新,蔼蔼烟中斜。

渡河指齐郊,河边见归槎。

淮徐行在眼,吴会亦匪赊。

道路空苦辛,分定勿复嗟。

生不爱京华,不如早还家。

还家春未暮,及见桃梨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流芳的《南归诗十九首(其八)德州道中》描绘了诗人行至北方,春天的气息开始显现的场景。"北地行欲尽,始觉春萌芽",写出了诗人长途跋涉后,终于感受到春天的来临,春天的新绿在眼前悄然展现。"村柳色已新,蔼蔼烟中斜",通过柳树的颜色变化和轻烟袅袅,形象地描绘出春天乡村的宁静与生机。

接下来,诗人看到渡口的船只,预示着离故乡越来越近,"渡河指齐郊,河边见归槎","槎"指的是木筏,这里象征着归乡之路。"淮徐行在眼,吴会亦匪赊",淮徐之地渐入视线,吴越之地也不遥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期待。

然而,尽管路途艰辛,诗人意识到这是命中注定,无需过多哀叹,"道路空苦辛,分定勿复嗟"。他决定放弃京城繁华,选择早日回家,"生不爱京华,不如早还家",显示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想象回家时正值春暖花开,"还家春未暮,及见桃梨花",以美好的春景结尾,渲染出归乡的喜悦和对家庭温馨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故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南归诗十九首(其九)遇雪戏示子将

晓起占天色,青天无纤滓。

占者忌早晴,暂晴亦可喜。

曈昽日未舒,同云复瀰瀰。

须臾密雪布,咫尺如万里。

但见云涛来,茫然失涯涘。

去住无所凭,始识汗漫理。

天公作此戏,聊戏吾与汝。

形式: 古风

南归诗十九首(其十)雪夜至恩县作

日暮雪色深,旷野绝行踪。

舆人惑四方,东西视天风。

忽然见新月,冉冉来云中。

雪亦能照夜,得月光始通。

度彼九曲坂,赖此两素容。

不知城郭近,杳尔闻微钟。

我从天末来,已觉下界空。

形式: 古风

南归诗十九首(其十一)东阿道中

客舍东城隅,西山眺望閒。

朝见积雪斑,暮见落日殷。

平生爱山心,对之了不关。

今朝谷城下,春水始一湾。

麦畦绿照眼,上有青螺鬟。

忽如逢故人,一笑开襟颜。

山水只如此,值我归兴閒。

归亦有何好,试问此青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南归诗十九首(其十二)邹县道中

春光无次第,雪后景已暄。

爱此沙路平,青山压晴原。

下车策蹇行,并辔相笑言。

远峰翠欲滴,近岫势屡翻。

惜未及花时,指点桃梨村。

悠然度溪桥,下有碧潺湲。

投鞭一盥漱,为我洗烦冤。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