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行云.原注“即六幺花十八”和赵修全韵

簟波皱纤縠。朝炊熟。眠未足。

青奴细腻,未拌真珠斛。

素莲幽怨风前影,搔头斜坠玉。

画阑枕水,垂杨梳雨,青丝乱、如乍沐。

娇笙微韵,晚蝉理秋曲。

翠阴明月胜花夜,那愁春去速。

形式: 词牌: 梦行云

翻译

竹席上的纹路像细纱般皱褶,早晨的炊烟袅袅升起,我还没睡够。
青奴肌肤细腻,还未加入珍珠般的光泽。
白莲花在风中摇曳,仿佛带着幽怨,发梢轻轻滑落,如同美玉坠落。
画栏临水而建,垂柳梳理着雨水,青丝纷乱,就像刚洗过头。
娇嫩的笙声轻柔地响起,夜晚的蝉鸣奏响秋天的乐章。
翠绿的树荫下,明亮的月光胜过花夜,何必为春天的离去而忧虑。

注释

簟波:竹席上的波纹。
纤縠:细纱般的纹路。
青奴:形容女子肤色白皙。
真珠斛:珍珠般的光泽。
素莲:白色的莲花。
搔头:用手抓挠头发。
画阑:彩绘的栏杆。
乍沐:刚刚洗过澡的样子。
娇笙:娇嫩的笙声。
晚蝉:夜晚的蝉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梦行云》。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意境。

"簟波皱纤縠。朝炊熟。眠未服。" 这几句描绘了一个懒懒的春晨,睡意朦胧,床褥舒适,水波轻皱,早饭已煮熟,但诗人仍旧沉浸在甜美的梦境中不愿醒来。

"青奴细腻,未拌真珠斛。" 这里的“青奴”指的是侍女,她们正在细心地整理珍贵的珠宝。这个画面展示了宫廷生活中的精致与宁静。

"素莲幽怨风前影,搔头斜坠玉。" 素莲通常象征着纯洁和高雅,这里则是诗人心中所思所感的投影。"搔头斜坠玉"则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得的贵妇形象,她正在玩弄着头上的珠玉。

"画阑枕水,垂杨梳雨,青丝乱、如乍沐。" 这些句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春日雨后的静谧图景。画廊下的流水,垂柳随风摆动,青色的丝缕在雨中摇曳,宛若轻纱。

"娇笙微韵,晚蝉理秋曲。" 这里“娇笙”指的是细小的笙管,而“晚蝉”则是秋天的蝉虫。诗人通过对乐器和昆虫声音的描写,表达了对音乐美感的追求以及对秋意渐浓的感慨。

"翠阴明月胜花夜,那愁春去速。" 这最后一句,是诗人对于春天转瞬即逝的无奈和留恋之情的抒发。在这静谧的夜晚,明月当空,树影婆娑,即使是美好的景致,也无法挽留季节的流逝。

整首词通过对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意境的艺术空间。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梦芙蓉.赵昌芙蓉图,梅津所藏

西风摇步绮。记长堤骤过,紫骝十里。

断桥南岸,人在晚霞外。锦温花共醉。

当时曾共秋被。

自别霓裳,应红销翠冷,霜枕正慵起。

惨澹西湖柳底。摇荡秋魂,夜月归环佩。

画图重展,惊认旧梳洗。去来双翡翠。

难传眼恨眉意。

梦断琼娘,仙云深路杳,城影蘸流水。

形式: 词牌: 梦芙蓉

清平乐.书栀子扇

柔柯剪翠。胡蝶双飞起。谁堕玉钿花径里。

香带熏风临水。露红滴□秋枝。金泥不染禅衣。

结得同心成了,任教春去多时。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菩萨蛮(其一)

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玉靥湿斜红。

泪痕千万重。伤春头竟白。来去春如客。

人瘦绿阴浓。日长帘影中。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二)

绿波碧草长堤色。东风不管春狼藉。鱼沫细痕圆。

燕泥花唾乾。无情牵怨抑。画舸红楼侧。

斜日起凭阑。垂杨舞晓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