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晨登大茅峰》描绘了清晨登山的生动景象。首句“肩舆涉险到仙源”,以轻便的肩舆(轿子)穿越艰险山路,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目的地的神秘。接着,“一路泉声入耳喧”,通过潺潺的泉水声,渲染出山中清幽的氛围。
“岩畔苍松千岁古”,描绘了古老苍劲的松树,展现出山峰历史的悠久和自然的壮观。而“洞前瑶草四时繁”则进一步描绘了四季常青的奇异花草,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接下来,“龙潜幽壑生云气”,运用神话元素,描绘了深谷中云雾缭绕的神秘景象,增加了诗意的想象空间。
最后两句“龟断荒碑积藓痕,便欲飘然避尘世”,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内心的宁静,探寻“采芝何处访东园”的理想之地,寓意着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茅峰的自然风光,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人生哲理,展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