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碧落堂中夕眺馀,一声哀角裂晴虚。
满城烟霭忽然合,隔水人家恰似无。
坐看荷山沉半脊,急归道院了残书。
意行花底寻灯处,失脚偏嗔小史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傍晚场景,诗人坐在碧落堂中,远眺夕阳的余晖,一声哀角(一种古代乐器)划破了晴空的寂静。满城的烟霭忽然聚合,一切仿佛隔绝,只有对岸的人家看起来如同虚幻。诗人悠闲地观赏着荷山沉默不语,半隐在绿叶之中。他急忙返回道院,去整理那些尚未完成的书籍。他的心思却飘荡于花丛之间,寻找照明的地方,却又因为失误而对那个小小的史官感到懊恼。
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低沉,充满了对世事的淡泊和超脱之感。语言简洁自然,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人生态度。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病里无聊费扫除,节中不饮更愁予。
偶然一读香山集,不但无愁病亦无。
天向梅梢别出奇,国香未许世人知。
殷勤滴蜡缄封却,偷被霜风拆一枝。
以酒为名却谤他,冰为肌骨月为家。
借令落尽仍香雪,且道开时是底花。
白玉梢头千点韵,绿云堆里一枝斜。
休休莫斸西庄柳,放上松梢分外佳。
堂后檐前小石山,一峰瘦削四峰攒。
忽腾绝壁三千丈,飞下清泉六月寒。
乃是家僮聊戏事,倒倾古井作惊湍。
老夫畏热年来甚,更借跳珠裂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