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蜀中送项斯诚同年回京》由明代诗人王越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与关怀。
首联“白发慈亲七十馀,不知消息近何如”,开篇即以白发苍苍的慈亲形象入笔,点出年岁已高,表达了对亲人健康状况的担忧与牵挂。紧接着,“不知消息近何如”一句,直接道出了对亲人近况的关切,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颔联“老来赖我供汤药,别后凭谁奉板舆”,进一步深化了对亲人的依赖与不舍。在年老体弱时,亲人的照料显得尤为重要;而一旦分别,这份责任便落在了诗人自己肩上。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厚感情,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
颈联“旅馆夜长频有梦,故乡路远久无书”,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身处异乡,夜晚难眠,常在梦中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距离遥远,书信难达,这种思念之情愈发强烈,让人感同身受。
尾联“君归正向门前过,为报平安莫倚闾”则表达了对友人项斯诚的嘱托与期待。希望他转告亲人平安的消息,不要在门前徘徊等待,以免徒增思念之苦。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请求,也是对远方亲人的安慰,充满了深情厚意。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与关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