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送项斯诚同年回京

白发慈亲七十馀,不知消息近何如。

老来赖我供汤药,别后凭谁奉板舆。

旅馆夜长频有梦,故乡路远久无书。

君归正向门前过,为报平安莫倚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此诗《蜀中送项斯诚同年回京》由明代诗人王越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与关怀。

首联“白发慈亲七十馀,不知消息近何如”,开篇即以白发苍苍的慈亲形象入笔,点出年岁已高,表达了对亲人健康状况的担忧与牵挂。紧接着,“不知消息近何如”一句,直接道出了对亲人近况的关切,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颔联“老来赖我供汤药,别后凭谁奉板舆”,进一步深化了对亲人的依赖与不舍。在年老体弱时,亲人的照料显得尤为重要;而一旦分别,这份责任便落在了诗人自己肩上。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厚感情,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

颈联“旅馆夜长频有梦,故乡路远久无书”,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身处异乡,夜晚难眠,常在梦中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距离遥远,书信难达,这种思念之情愈发强烈,让人感同身受。

尾联“君归正向门前过,为报平安莫倚闾”则表达了对友人项斯诚的嘱托与期待。希望他转告亲人平安的消息,不要在门前徘徊等待,以免徒增思念之苦。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请求,也是对远方亲人的安慰,充满了深情厚意。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与关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与牵挂。

收录诗词(117)

王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吴中诸友

故园东望路绵绵,一别何期竟隔年。

客思半消春酒后,乡心多在夜灯前。

杏花村店西山雨,杨柳河桥上苑烟。

欲语平安归未得,自嗟身为薄名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横沥口泊舟

浦外炊烟起柁牙,岸头茅屋是农家。

一冬苦雨全无麦,二月春晴未见花。

野渡至今濡马足,江潮久不露鸥沙。

閒随渔父谈占候,怕见朝霞爱暮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碧溆斜阳

断虹收雨彩霞飘,渺渺清波入望遥。

鸦溯晴空归晚市,雁拖秋影落寒潮。

参差黄苇洲边路,隐约丹枫岸畔桥。

谁似江南贵公子,独凭高阁醉吹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游琅邪寺

袖挽春风度石梁,峦光岚影乱衣裳。

马蹄翻树绿云卷,莺觜啄花红雨香。

山自五贤游过好,泉从庶子接来长。

主僧迓我鸣清磬,诗罢纡徐步晚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