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野堂

忆昔相逢春莫天,道傍杨柳尽飞绵。

池鱼出水将三尺,竹笋成林又一年。

高士已成招隐赋,行人未办买山钱。

野堂灯火清秋夜,何日联床听雨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寄野堂》描绘了诗人回忆与友人春天相遇的情景。首句“忆昔相逢春莫天”,以“春莫天”点明了相聚的时间,暗示着春意盎然但又带着几分离别的感伤。次句“道傍杨柳尽飞绵”,通过描绘路边杨柳飘絮,形象地展现了春日的离别氛围。

接下来,“池鱼出水将三尺,竹笋成林又一年”,诗人借池鱼和竹笋的变化,寓意时光荏苒,一年又过。高士已经写出隐逸的诗篇,而自己却还未有足够的财力购置山居之地,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

尾联“野堂灯火清秋夜,何日联床听雨眠”,诗人想象在寂静的秋夜,两人围坐在野堂,共赏月色,聆听风雨,表达了对与友人共享宁静生活的深深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寄同年友

忆昔同登龙虎榜,思君一度一悽然。

三年岁月红尘里,万里关河白雁前。

天上故人淮水隔,江南老树楚云连。

不堪回首知何处,闻说年来海变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茅山谢舜咨

升龙观里谢道士,一入茅山不肯回。

白发笑人年百岁,青天容我日千杯。

已知圣主求方士,未必先生下钓台。

每向石头城下望,顺风应寄鹤书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王幼达之北京

五色云烟百尺台,王郎独步近蓬莱。

江湖水落鱼龙上,天地秋高鸿雁来。

北苑芙蓉风惨淡,西宫杨柳月徘徊。

此行正及扶桑日,应献尧庭万寿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升龙观夜烧香印上有吕洞宾老树精

兰风吹动吕仙影,老树槎牙吐暮秋。

夜静药炉丹火现,月明神剑夜光浮。

已知浩气无穷尽,不到心灰未肯休。

铁笛一声吹雪散,碧云飞过岳阳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