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锁长门的女子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孤独、哀愁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首句“憔悴当年旧绮罗”直接点明了女子的容颜不再,曾经的华美已成过去。接着,“长门深锁奈愁何”一句,将女子的处境与内心情感紧密相连,锁在深宫中的她,面对无尽的愁绪,显得无力回天。
“泪凝春雨双飞蝶,发晕秋波五斛螺”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春雨与双飞蝶,秋波与五斛螺,分别代表了女子的眼泪和眼眸,生动地描绘了她内心的哀伤与深情。春雨的绵绵不绝与双飞蝶的自由自在形成对比,秋波的深邃与五斛螺的珍贵相映成趣,都暗示着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
“正恐玉阶寒色近,漫疑前殿夜明多”则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忧虑与期盼。她担心时间的流逝会让她更加接近寒冷与孤独,同时又疑惑于前殿是否依然灯火通明,暗含着对往昔荣华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锦衣绿字年年换,输与宫人画黛娥”表达了女子对时间无情的感慨以及对自由与快乐生活的向往。每年更换的锦衣绿字,象征着岁月的流转,而她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宫人们画上美丽的黛眉,享受着自由与快乐,自己却无法拥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深锁宫中的女子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无奈与渴望,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