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书事二首(其二)

一水鸣环绕,群峰列戟围。

秋高风动响,庭静月流辉。

客梦悲离合,宦途有是非。

桑榆景将暮,游子未能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阳朔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作者的内心情感,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淡淡的忧伤。

首联“一水鸣环绕,群峰列戟围”,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阳朔山水的独特风貌。潺潺流水环绕,仿佛在低吟细语;群山如列戟般排列,气势磅礴,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既展现了水的柔美,又突出了山的刚毅,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艺术效果。

颔联“秋高风动响,庭静月流辉”,进一步描绘了季节变换下的景象。秋天的高空中,风吹过,带来阵阵声响,而庭院中却显得格外宁静,一轮明月洒下银辉,照亮了四周。这两句通过“动”与“静”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颈联“客梦悲离合,宦途有是非”,转而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慨。作为旅人(“客”),他经历了人生的离合悲欢;作为官吏(“宦”),他在仕途上面对着是非曲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既有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也有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尾联“桑榆景将暮,游子未能归”,以夕阳西下、日暮苍茫的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不确定。作为“游子”,作者或许正处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面临着归家还是继续漂泊的选择。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时间紧迫感的感慨,也蕴含了对故乡和家庭的深深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316)

郑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宁王朱宸濠夺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讦,夺官为民。世宗即位,起抚江西。旋召为大理卿,陈刑狱失平八事,迁兵部左侍郎。后乞休归。有《莆阳文献》、《山斋集》

  • 字:汝华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冒雨至太平驿

阴晴晓未分,驱马出驿门。

野阔雷声殷,云低水气昏。

旅游今日味,风雨几家村。

候吏逢乡旧,慇勤劝酒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顾宪副朝京

万里还闽客,题诗复送行。

秋声闻落叶,雁影度寒城。

天表瞻依近,台端举刺明。

吴门来往路,兼慰故乡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别王显忠还莆

旧族馀风韵,辛勤守一经。

劳生头共白,访旧眼仍青。

积雨浮江阁,轻鸥落晚汀。

倦游将解组,先我慰山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阻雨凤翔官舍咏竹二首(其一)

霖潦浮阶涨,筼筜满院阴。

风高秋瑟瑟,城迥昼沈沈。

一径穿苔破,孤亭积翠深。

霜台移种晚,聊阅岁寒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