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焦山的幽静与古朴。首句“烟萝石甃碧云堆”,以烟雾缭绕的藤蔓和青石砌成的台阶,仿佛堆叠着碧绿的云彩,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新的氛围。接着,“古刹巉岩傍树开”一句,点明了焦山的地理位置——一座古老的寺庙依山傍水,与周围的树木相映成趣。
接下来的“松桧夜号千壑响,栟榈秋沸百泉哀”两句,通过夜间的松树、桧树呼啸声和秋天栟榈叶的摇曳声,以及众多泉水的哀鸣,生动地展现了焦山夜晚的寂静与凄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孝然剩骨清于鹤,逸少遗书老作苔”则将视角转向了历史与文化,通过描述古代圣贤留下的遗骨比鹤还清雅,以及王羲之的书法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青苔覆盖,表达了对古人智慧与文化遗产的敬仰之情。
最后,“同在大江山较僻,更无人读断碑来”一句,点出了焦山的地理位置偏僻,即使有断碑残迹,也少有人来探寻与解读,进一步强调了焦山的隐秘与孤寂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焦山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深邃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