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式金所作的《园居偶作三首》之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从避难他乡归来后,在园中生活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句“六年避地左思多,挈眷归来鼓兴歌”描述了诗人经历了六年的流离失所,带着家人归来时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仿佛在鼓乐声中歌唱着回归的喜悦。
接着,“神佑适园当祀祖,天留寄舫合安和”表达了诗人对于神灵庇佑的感激之情,以及在园中祭祀祖先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家庭和谐的向往。
“丹青更易诗千首,课读需求书万车”则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和知识追求的热爱,通过不断更换画作和撰写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时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需要大量的书籍作为支撑。
最后,“更觅棕鞋方玉杖,从今踽踽老岩阿”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穿着棕鞋,手持玉杖,独自漫步在山岩之间,既表现了岁月的流逝,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