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林居厌栖迷,山顶幸清旷。
无事一登临,却愁心浩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独特感受。首句“林居厌栖迷”,表达了诗人对林中隐居生活的厌倦与迷茫,可能是因为长期的静谧生活让他的心灵产生了某种疲惫或困惑。接着,“山顶幸清旷”则转折,描述了诗人偶然登上山顶后所感受到的清新与开阔,这种转变暗示着一种心灵上的解脱与释放。
“无事一登临”,进一步说明了诗人这次登山并非出于特定的目的,而更像是寻求心灵慰藉的一种自发行为。最后,“却愁心浩荡”则以一种略带矛盾的情感收尾,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平静,另一方面又隐约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忧虑或思考,这或许是对人生、自然或是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林中与山顶的不同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复杂情感的细腻捕捉,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自我关系的独特思考。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开山昔何人,凿此寒泉井。
独夜漱琼瑶,泠然发深省。
百年不可期,一壑当预卜。
自怜木偶人,空羡王官谷。
岁暮风雨交,流云暗平野。
公子燕华姻,招呼及同社。
高情寄壶觞,晤语到风雅。
剪烛夜堂深,幽怀共输写。
年来衰懒罢书淫,偶向盆山寄此心。
何事凉阴老居士,便分幽赏助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