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在大雪覆盖的环境中举行聚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文人雅士的风趣。首联“玉堂风雪坐崔嵬,款段冲寒入夜回”以“玉堂”象征高雅的聚会场所,而“风雪”则渲染出节日特有的气氛,通过“坐崔嵬”和“冲寒入夜回”的细节,展现了宾客们不畏严寒,兴致勃勃地参与聚会的状态。
颔联“鲸海有尘飞弱絮,鳌峰无地着疏梅”运用比喻手法,将纷飞的大雪比作“弱絮”,将稀疏的梅花比作“疏梅”,形象地描绘了大雪覆盖下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聚会中高洁、清雅的氛围。颈联“云深不碍烧灯去,春早何烦击鼓催”则表达了对聚会自由与轻松的赞美,即使是在大雪弥漫的夜晚,也能享受烧灯的乐趣,不必担心时间的紧迫,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尾联“却笑儒官贫到骨,也来相对一衔杯”以幽默的口吻,讽刺了那些因贫穷而无法享受节日乐趣的儒官,他们也来到聚会中,与大家一同举杯欢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和对人性的关怀。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大雪中的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生动刻画,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