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筵命下甚愧疏庸不足以从诸君子之后辄赋一诗录呈舜咨侍讲养正伯常二太史

天王重稽古,文教被九寰。

济济夔龙徒,终日奉宴閒。

自惭樗散质,久厕词林间。

一旦误简知,许缀经帏班。

儒冠岂徒荣,君德重有关。

格心古明训,志士亦孔艰。

况我本承乏,何恃开天颜。

所幸同袍人,逸驾难为扳。

致身及此时,淳风正来还。

策厉敢不勉,主恩似丘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被任命参与重要讲学活动的荣幸与谦逊之情。首句“天王重稽古,文教被九寰”赞扬了君主重视文教的传统,诗人感到自己有幸置身其中。接下来,“济济夔龙徒,终日奉宴閒”描绘了学者们才德出众,日常忙碌于学术研讨。

诗人自谦为“樗散质”,意指资质平庸,却意外被选中加入尊贵的讲学行列,深感不安。“儒冠岂徒荣,君德重有关”强调了学问和品德在仕途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君主德行的敬仰。诗人明白,这样的位置责任重大,个人才能有限,因此“格心古明训,志士亦孔艰”。

“况我本承乏,何恃开天颜”进一步表达了对自己能力不足的自省,同时也感激能有同僚们的提携。“所幸同袍人,逸驾难为扳”表达了对同僚们的敬意,承认自己的不足,难以与他们相比。“致身及此时,淳风正来还”则预示着学术风气的好转,诗人决心努力以不负此重任。

最后两句“策厉敢不勉,主恩似丘山”表明诗人将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因为深知这份恩情如同山岳般深厚。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谦逊又有担当,展现了诗人作为学者的使命感。

收录诗词(2541)

程敏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柳楷序班题寿意图归庆其母

七十柳家母,双耳被华发。

行步若飞凫,飘然有仙骨。

诸子数公权,供奉广寒阙。

回首夜何其,天凉桂花发。

神娥海东至,荡潏凌波袜。

皎皎青镜中,居然事修谒。

酒酣一借问,沧溟几时竭。

携手问清浅,共拾蟠桃核。

仙凡隔尘水,三山翠峣屼。

可望不可亲,歌诗对明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寿泰和王希诚七十

七十存斋叟,尚书一令孙。

天开新寿域,人羡旧清门。

荫子传家学,封君荷主恩。

一阳初复候,佳气满芳尊。

西江多逸老,季子独超群。

仙授还丹诀,家藏说玉文。

逢辰题甲子,阅世等烟云。

想和长生曲,因风一寄闻。

形式: 排律

题玉堂散直图送吴汝贤修撰省觐还闽

金殿当头玉堂署,十二朱廊隐宫树。

衣冠济济堂中人,犹似前时起居注。

门下斜连金水河,石桥五垒横蛟鼍。

扣阍不许外人到,挟册时见诸王过。

奎文上应图书府,插架连签照今古。

同游恐是十洲仙,下界纷纷半尘土。

迩来新诏开中堂,储材圣训何洋洋。

日令三馆坐群彦,应制往往催诗章。

从容退食龙楼外,松下传餐解簪带。

光禄之酒大官羊,终岁天厨有佳赉。

宫壶早午漏未央,旭日半下城西墙。

出门跨马人分首,缓步不知归路长。

老珰如能解人意,惯识青衫閤门吏。

几回尔女笑相嘲,何幸相从禁中地。

我居史馆今十年,碌碌追陪叨俸钱。

就中却爱吴汝贤,才气迥出千人先。

承恩谒告辞丹扆,綵服辉辉照秋水。

何人为写玉堂图,天上风光动桑梓。

我思古人不可当,身在江湖忧庙廊。

君是八闽奇俊郎,一饭之际宁可忘。

君家二老俱无恙,莫遣文章负今上。

朝朝散直定思君,早趣归装拜天仗。

形式: 古风

斋居有怀李宾之侍读次街字如字二韵(其一)

月明人语静天街,一树松毛舞乱钗。

高论谁翻巫峡水,相思如隔叶山厓。

百年散地堪藏拙,三宿斋居漫寄怀。

独幸太平今有象,南郊春意十分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