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朔雁催行色,江天入望遥。
旌飞秋草岸,船压夕阳潮。
有赋思梁宴,虚心听楚谣。
霜威及岭外,千里瘴烟消。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官员前往赣州的情景,充满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深沉的情感。首句“朔雁催行色”,以北归的大雁象征着离别的氛围,雁阵南飞,预示着主人公即将踏上旅程。接着,“江天入望遥”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辽阔的江面与远方的天空,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深远的意境。
“旌飞秋草岸,船压夕阳潮”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动态美。旗帜在秋草岸边飘扬,船只在夕阳映照下的潮水中缓缓前行,画面富有动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
“有赋思梁宴,虚心听楚谣”则表达了对友人过去相聚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赋”和“宴”的提及,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虚心听楚谣”则表明了在离别之际,内心虽充满不舍,但仍保持平静,倾听远方的声音,寓意着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
最后,“霜威及岭外,千里瘴烟消”两句,不仅描绘了秋季霜降的景象,也隐喻了友人即将到达的地方环境变化,暗示着友人将面对新的生活和挑战。同时,瘴烟消散也象征着友人将带来清新的空气和希望,为当地带来积极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送别场景的壮丽与深情,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九月虔州去,天南宿雾开。
扬帆生远思,秉钺见雄才。
地转三吴尽,山连百粤回。
夜深瞻北斗,独上郁孤台。
川原人不到,尽日草亭閒。
秋晚树摇落,天高云往还。
沙边多白鸟,湖上一青山。
榜子复何处,暝投红蓼湾。
石树重阴合,郊亭远色分。
泉飞半空雨,江落数峰云。
幽兴自深坐,长歌谁更闻。
申生今白首,无意待玄纁。
久宰南都邑,乌台空荐书。
讵知人事巧,翻使宦情疏。
梅雪清相映,山云澹自如。
大江春水发,应有北来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