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充然其气之濡也,凝然其形之臞也。
缤缤乎其雨华也,矻矻乎其?居也。
遍满六虚不离一区,非有而有非无而无。
卓卓乎,西方圣人之徒欤。
这首诗描绘的是僧人溥雨的形象和禅定状态。"充然其气之濡也",形象地刻画了僧人内心的饱满与润泽,如同雨水滋养万物;"凝然其形之臞也",则写出他外在的清瘦,暗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缤缤纷乎其雨华也",以雨花比喻僧人的修行如繁花盛开,生动展现其精神世界的丰富;"矻矻乎其?居也","矻矻"形容僧人勤勉不懈,安居于禅定之中。
"遍满六虚不离一区",意味着他的心境超越世俗,涵盖宇宙;"非有而有,非无而无",表达了佛教中空性与实有的哲学观。最后两句"卓卓乎,西方圣人之徒欤",直接赞美僧人溥雨达到了西方(佛教中的智慧)圣人的境界,堪称高僧。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通过象征和比喻,赞扬僧人溥雨禅定修行的诗,体现了作者黄玠对僧人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不详
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春晚翠阁,朱户绣箔。风起昼寂,红雨乱落。
歌枕梦熟,啼鸟唤客。流景电激,今岂复昨。
尊酒对客,浮以大白。余有暇日,聊与共乐。
阿剌吉,酒之英,清如井泉花,白于寒露浆。
一酌咙胡生刺芒。再酌肝肾犹沃汤。
三酌颠倒相扶将。身如瓠壶水中央。
天地日月为奔忙。经宿不解大苍黄。
阿剌吉,何可当。
神物可使厌百祥,左尊右彝相颉颃。
云雷古篆为文章,饕餮异兽头角张。
丹砂空青金玉相,星彩错落半赤苍。
摩挲犹作黄流香,稽首再拜登斯堂。
手援北斗酌桂浆,愿君饮此寿而康。
千古既往万古长,于胥乐兮乐无央。
七月龙火正西流,卧看玉宇悬清秋。
三辰旋转不得息,万事反覆良悠悠。
川原尽为虎豹穴,风雨常隔凤麟洲。
君不见愚夫凭河去不返,寡妻遗妾怨箜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