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吾丘衍的《因上人以所画陶隐居留别》描绘了一位真僧的形象和诗人与之的深厚情感交流。首句“真僧寄人间,云影落大地”展现了僧人的超凡脱俗,如云影般轻盈地存在于世间。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倏来无本行,暂止宁有意”,表达了僧人行踪不定、随缘而至的禅意。
诗人对僧人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他赞赏僧人“尝览物外史,觉士吾所钦”,认为其超脱世俗,具有高尚的品格。在繁忙的尘世中,“丹葩耀阳林”象征着僧人的智慧如同鲜艳的花朵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诗人回忆起与僧人初次相识的情景,感叹“往年识因公,古貌白毫相”,并描述了僧人朴素的装束和深邃的目光。今年重逢,僧人更加淡泊名利,表现出“远意益疏放”的境界。
僧人的生活简朴,但精神世界丰富,“金策挂山壁,衲衣悬竹枝”,形象地描绘了他的修行方式。诗人赞美他的智慧如同“明珠净摩尼”,并将其比作古代仙人陶公,道行高深。
最后,诗人感慨万千,将僧人的画像视为寄托遥远思绪的媒介,他们的精神交流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湖边分别时,天空云雾缭绕,增添了离别的诗意氛围。
整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形象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对超凡人格的崇敬以及对心灵净化的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佛教禅意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