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上人以所画陶隐居留别

真僧寄人间,云影落大地。

倏来无本行,暂止宁有意。

尝览物外史,觉士吾所钦。

扰扰万境中,丹葩耀阳林。

往年识因公,古貌白毫相。

今年重相逢,远意益疏放。

金策挂山壁,衲衣悬竹枝。

了然离言辞,明珠净摩尼。

陶公古仙人,道备入海岳。

写容寄遐思,神交慰寥邈。

一镜摄众影,万有道所将。

相送湖水阴,空云起苍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吾丘衍的《因上人以所画陶隐居留别》描绘了一位真僧的形象和诗人与之的深厚情感交流。首句“真僧寄人间,云影落大地”展现了僧人的超凡脱俗,如云影般轻盈地存在于世间。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倏来无本行,暂止宁有意”,表达了僧人行踪不定、随缘而至的禅意。

诗人对僧人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他赞赏僧人“尝览物外史,觉士吾所钦”,认为其超脱世俗,具有高尚的品格。在繁忙的尘世中,“丹葩耀阳林”象征着僧人的智慧如同鲜艳的花朵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诗人回忆起与僧人初次相识的情景,感叹“往年识因公,古貌白毫相”,并描述了僧人朴素的装束和深邃的目光。今年重逢,僧人更加淡泊名利,表现出“远意益疏放”的境界。

僧人的生活简朴,但精神世界丰富,“金策挂山壁,衲衣悬竹枝”,形象地描绘了他的修行方式。诗人赞美他的智慧如同“明珠净摩尼”,并将其比作古代仙人陶公,道行高深。

最后,诗人感慨万千,将僧人的画像视为寄托遥远思绪的媒介,他们的精神交流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湖边分别时,天空云雾缭绕,增添了离别的诗意氛围。

整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形象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对超凡人格的崇敬以及对心灵净化的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佛教禅意的崇尚。

收录诗词(162)

吾丘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演上人归雪峰

昔诵梁苑赋,雪山峙西方。

兹峰一何高,玉影发夜光。

演公禅门秀,法海一苇航。

远参天目僧,回憩中峰旁。

向我说方外,飞鸿点沧浪。

雪飞本无花,雪尽复何有。

岂如故山中,寒光射牛斗。

学道当解此,纯白含性宗。

想同觉禅师,空山对芙蓉。

形式: 古风

洪崖图

神物相随似六丁,千年一到洛阳城。

世人若欲知名字,问取山中卫叔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阙

徐市楼船入紫烟,咸阳宫殿梦三泉。

华山云白青松老,却笑秦皇不得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郑中行欲听洞箫

我有凤玉管,琅然韫天音。

能令钟子期,不听山水琴。

郑叟识我趣,入郭乃见寻。

语意不尽言,高情寄长吟。

何当良夜秋,逸举怀古今。

舟泛碧水月,声摇紫云林。

挥手绝世念,与君契遐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