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重午柏崎园观芍药,时花事正繁,宝马香车,游览殊胜。余以重来崔护,怆然其有前尘之悲。酒边人远,不独为可离咏也

脱宫衣。正兰汤新浴,绰约见娇姿。

海上琼台,天中令节,画栏春色迟迟。

嘱薰风、红妆稳护,谁念我、愁断聚香丝。

金带围销,虹桥梦远,惆怅芳期。

莫问去年游冶,算杜郎俊赏,回首都非。

冷入行云,群芳未殿,无端换了将离。

最负他、曾称近侍,空相谑、谁为寄相思。

料是金屏斜倚,诅我多时。

形式:

鉴赏

此诗《一萼红·重午柏崎园观芍药》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端午节在柏崎园观赏芍药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首句“脱宫衣”,以宫廷服饰的褪去,暗示了诗人从繁华与束缚中解脱出来,进入了一片自然与自由的天地。接着“正兰汤新浴,绰约见娇姿”描绘了沐浴后女子的娇美姿态,以比喻手法展现出了芍药花的美丽与生机。

“海上琼台,天中令节,画栏春色迟迟”三句,通过海上的琼楼玉宇、天中的佳节以及画栏中春色的慢慢展开,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春意盎然的氛围。这里不仅赞美了芍药花的美丽,也隐喻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嘱薰风、红妆稳护,谁念我、愁断聚香丝”四句,诗人借薰风(和煦的春风)和红妆(花朵),表达了对芍药花的呵护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似乎在思念着什么或某个人,愁绪如同断了的香丝,难以收拾。

接下来的“金带围销,虹桥梦远,惆怅芳期”几句,通过金带的消瘦、遥远的虹桥梦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惆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这里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

“莫问去年游冶,算杜郎俊赏,回首都非”几句,诗人以杜牧(字牧之,唐代著名诗人,号杜郎)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游乐时光的回忆,同时暗示了自己如今的处境与心境与过去大不相同,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冷入行云,群芳未殿,无端换了将离”几句,通过冷入行云的景象,以及群芳未尽而即将分别的暗示,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的无奈与感伤。

最后,“最负他、曾称近侍,空相谑、谁为寄相思”两句,诗人回顾自己曾经的身份与地位,现在却只能空自相谑,无人能理解或寄予相思之情,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失落。

“料是金屏斜倚,诅我多时”结尾,诗人想象着金屏斜倚的场景,似乎是在诅咒自己,表达了对当前处境的不满与无奈。

整首词以芍药花为线索,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与人生哲思,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琵琶仙.蝶渡纪游

仙舫晶屏,有人画、洛浦灵妃眉妩。

歌扇轻约蘋风,云鬟醮香雾。芳渡口、银奁浸绿。

更红了、樱桃千树。初度刘郎,三生杜牧,尘梦休赋。

还怜我、似水才名,话佳日、匆匆莫閒度。

都把一襟羁思,与前汀鸥鹭。扶窄袖、瑶丝代语。

唤水仙、共点琴谱。只惜弦里飞花,断肠何处。

形式:

绿意.杨椒叟半园有十青簃,所植皆瑶草。里中诸子各为分咏,而椒叟谓不可无拙作,因以珍珠草属余倚声

筠簃点翠。映人帘霁影,春色明媚。

旧种开明,凉露星星,妆成自倚兰蕙。

麻姑不解纫秋佩,但掷米、凭伊游戏。

笑玉楼、坠了香尘,百琲那时曾赐。

谁念王孙海上,禹粮觅未得,难抵离思。

依旧青袍,瘦尽裙腰,一寸红心愁寄。

相思十斛随波去,又梦与、绿烟无际。

想故园、青满池塘,化作老鲛清泪。

形式:

风入松.次韵答一山丈

两年归计未能成。林叶又秋零。

萧萧送我还乡梦,渡重洋、只绕卢城。

彷佛万松深翠,苍烟寒入山棱。醒来惆怅自心惊。

推枕剔凉镫。哦君风雨怀人句,恁清商、都是愁声。

料得何郎老去,一般憔悴风情。

形式:

虞美人.夏夜偕媚雅、高璧、兰珸琦金鳞池纳凉作

银塘月洗流云净。吹过残红影。水晶阑角度歌声。

只有鸳鸯初醒听分明。冰肌玉骨原无汗。

风送林香满。花阴莫更卸腰围。

渐渐白蘋凉意上罗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