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元日二首(其二)

败絮萧然拥病身,久疏朝谒作閒人。

公卿各趁黄麾仗,宾客谁看乌角巾。

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病弱的身体被乱蓬蓬的破棉絮包裹,很久没有上朝,成了闲人。
官员们都忙于乘坐华丽的仪仗出行,宾客们又有谁会注意我这戴着乌角巾的平凡人。
菱花镜子反映出我无法掩饰的老态,而杏树梢头却有意地透露出春天的信息。
躺在床上,听到孩子们夸赞我身体硬朗,诗篇的字句也如同新年般充满生机。

注释

败絮:破旧的棉絮。
萧然:零落、衰败的样子。
久疏:长时间没有。
朝谒:上朝拜见。
閒人:闲散之人。
公卿:高级官员。
黄麾仗:华丽的仪仗队。
乌角巾:古代读书人常戴的黑色头巾。
菱照:菱花镜中的倒影。
无情:无情感,指镜子反映真相。
老:衰老。
作意:有意、故意。
撩春:引起春天的气息。
卧闻:躺在床上听到。
儿女:子女。
翁健:老人健康。
诗句:诗歌。
年光:时光。
一样新:同样新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久病不起的老者,感叹时光易逝和自身的孤寂。开篇“败絮萧然拥病身”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为长期患病而变得虚弱不堪,生活也因此变得杂乱无序。“久疏朝谒作閒人”则说明由于长时间未能参与社会活动,自己已经变得与世隔绝。

“公卿各趁黄麾仗,宾客谁看乌角巾”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官员们都骑着马(黄麾仗)忙于公务,而宾客则无人注意那顶可能是mourning用的乌角巾,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被世所遗忘的感慨。

“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中,“菱照”指的是窗外的光线穿过菱形格子投射进室内,而这光线却无法带走诗人的哀愁。同时,年华在悄然流逝,“杏梢作意”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已去的无奈和怀念。

最后两句“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通过孩子们夸耀父亲健康的对比,突出了自己与健康的距离。同时,诗句中的“一样新”则表明尽管时间流逝,但诗意依旧,成为连接过去和现在的一种精神寄托。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孤独、时光易逝以及文学创作不变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戊午元日二首(其一)

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

再加孔子从心岁,三倍周郎破贼年。

耄齿阻陪鸠杖列,瞽言曾献兽樽前。

磻溪淇澳吾何敢,且学香山也自贤。

败絮萧然拥病身,久疎朝谒作闲人。

公卿各趁黄麾仗,宾客谁看乌角巾。

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未开梅

老树天机早,潜回一点春。

寒梢方蓓蕾,玉骨已精神。

冷淡看前辈,芳菲总后尘。

更须香共色,未是览花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永嘉曹君赠诗次韵一首

开卷沉吟首屡搔,想提诗律比戎韬。

清于学士茶烹雪,壮似将军弩射涛。

再茜三纁由染渍,勺泉卷石可深高。

蜗庐自笑无卮酒,不得浇君道路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永嘉黄九万见访

避暑惟高卧,柴门闭不通。

子来佩明月,予起濯清风。

有墅犹当赠,无城可得攻。

灵舒如见问,今作灌园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