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姜给谏墓作

青峰一曲抱愁云,中有先朝谏议坟。

往日儿童识邹浩,到今野老哭刘蕡。

山头树屋称残卒,地下戎衣见故君。

埋骨便为干净土,丰碑华表漫纷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潘耒所作的《经姜给谏墓作》,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姜给谏的深深敬意和哀思。首句“青峰一曲抱愁云”,描绘了墓地所在的环境,青山环绕,云雾缭绕,似乎蕴含着无尽的哀愁。接下来,“中有先朝谏议坟”点明了墓主人的身份——一位曾担任谏议官的官员。

诗人回忆起姜给谏生前的事迹,提到“往日儿童识邹浩”,将姜给谏与另一位忠直之士邹浩相提并论,暗示其人品高尚。而“到今野老哭刘蕡”则借古人刘蕡的悲剧命运,表达对姜给谏遭遇的同情和哀悼。山头的“树屋称残卒”形象地写出姜给谏的遗孤可能在此度日,生活艰辛,而“地下戎衣见故君”则寄托了对亡者的怀念。

最后两句“埋骨便为干净土,丰碑华表漫纷纭”,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人的品格而非物质的丰碑,姜给谏的精神如同干净的泥土,虽无华丽的碑文,但其精神永存,超越了世俗的纷扰。整首诗情感深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交织其中。

收录诗词(35)

潘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马当山

飞帆如箭劈流开,遥奠江神酒一杯。

好风肯与王郎便,世上惟君不妒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羊城杂咏

崖山尚住宋遗民,文陆当年事苦辛。

穷海不春犹正朔,孤航无主自君臣。

忠魂郁作潮头怒,浩气蒸成蜃阙新。

异代流风多感激,草间时有纳肝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万年桥

旧传吴胥门,有桥甚雄壮。

不知何当事,谄媚分宜相。

拆毁远送之,未悉其真妄。

兹来经秀江,巍桥俨在望。

横铺八九筵,袤亘数十丈。

石质尽坚珉,蹲狮屹相向。

皆言自苏来,运载以漕舫。

严老自撰碑,亦颇言其状。

始知语不虚,世事多奇创。

桥梁是何物,乃作权门饷。

鞭石与驱山,势力岂多让。

充此何不为,穹天一手障。

为德于乡里,或云差可谅。

不闻掠彼衣,而令此挟纩。

冰山一朝摧,籍没无留藏。

独此岿然存,千秋截江涨。

颂詈两不磨,功罪亦相当。

犹胜庸庸流,片善无足况。

吴山多佳石,胥江足良匠。

有能更作桥,旧式犹可仿。

形式: 古风

泛洞庭湖

九江潴一湖,占地楚封半。

名城十二三,微茫缀湖畔。

夏秋水盛时,涵天四无岸。

中流吐日星,余波沸江汉。

我行值仲冬,水落势平漫。

犹然浩无涯,道里不可算。

安乡抵巴陵,淹泊屡昏旦。

眠餐蛟龙窟,偃息冯夷馆。

风涛猛堪惊,云物奇可玩。

霞蒸锦鲜新,日烁金灿烂。

水浮玻璃天,山横青玉案。

帆移畏回飙,雁度愁弱翰。

城中标五湖,雄奇此为冠。

平生慕图咏,及兹穷壮观。

最喜流潦清,客水尽消散。

全湖露真形,山川见条贯。

惟湖有容德,不盈亦不暵。

世人昧远览,临流畏湍悍。

不有大壑潴,数州尽沈灌。

配渎能停潆,比海齐浩瀚。

愧无郭木才,神功莫能赞。

亭毒思化源,望洋但三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