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柴公照母

里有不娶女,齐姜陈之求。

妇姑闻勃溪,两姑争妇留。

彼为鸱为枭,反与贞静仇。

天孙织云锦,终归物之尤。

俗慈类禽犊,有子东家丘。

琐郎吾徒豪,雁行拜低头。

人生非空桑,气类父母由。

吾徵母之贤,识子臧与否。

岂为哭母辞,职居阐其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挽柴公照母》是明代诗人罗玘所作,通过对比和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母亲的哀悼之情以及对母亲品德的赞美。

首句“里有不娶女,齐姜陈之求”以齐姜陈求不娶女的故事开篇,引出对母亲的怀念。接着,“妇姑闻勃溪,两姑争妇留”描绘了家庭中的矛盾,暗示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接下来,“彼为鸱为枭,反与贞静仇”一句,将母亲比作不被理解的鸟儿,强调了母亲的贞静美德,同时也表达了对母亲被误解的同情。

“天孙织云锦,终归物之尤”运用了天孙(传说中织女)织锦的典故,赞美母亲如同织女般勤劳、智慧,最终成就了家庭的和谐与美好。这一句也暗含了母亲虽遭误解,但最终会得到公正评价的寓意。

“俗慈类禽犊,有子东家丘”通过对比世俗的慈爱与母亲的慈爱,强调了母亲慈爱的独特性和深沉。同时,以“有子东家丘”比喻母亲如同东家丘的子民,表达了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

“琐郎吾徒豪,雁行拜低头”描绘了诗人及其同伴对母亲的敬仰之情,他们像雁群一样,低首向母亲致敬,体现了对母亲的尊敬与怀念。

最后,“人生非空桑,气类父母由”表达了人生的本质并非空虚,而是由父母的教养和影响塑造而成,强调了母亲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吾徵母之贤,识子臧与否”则表明诗人通过母亲的贤德,认识到了自己是否具备了高尚的品质。“岂为哭母辞,职居阐其幽”则点明了这不仅是对母亲的哀悼之辞,更是对母亲美德的颂扬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母亲形象的描绘和对母亲美德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母亲教育和影响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40)

罗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熊太守父

金陵郭外山,高冢奠山麓。

中唐甓新易,膏泽濡丘不。山灵幻?魖,此诏出黄屋。

生为熊省庵,死赠皇太仆。

平生拯溺心,有子惟式谷。

曾援由基弓,连发连中鹄。

牛刀亦小试,拍拍惊雁鹜。

更联伯囧班,宣王今考牧。

幽幽万泉宫,云是百鬼谷。

那无迎恩坛,蹈舞效嵩祝。

旧裳释蓝缕,所不玷渠鬻。

冥官惬新授,翔去众生族。

朝元游清都,何啻生受禄。

麻姑兹当来,洞天三十六。

形式: 古风

寿吴淑人七十

举眼望龛赭,潮头如雪白。

搔头发种种,潮色满巾帼。

蹉跎十二岁,一脉未亡魄。

龙函润生雷,当暑启旧册。

犹如面中丞,委蛇退公隙。

问儿今何为,名在象胥籍。

钱塘县官酣,云即寿母席。

狂簪榴花归,更助醉面赤。

儿心岂不亟,重以万山隔。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荣寿为姚治中母作

鲎鱼背有帆,鳄鱼尾有黏。

比目潜有鳜,比翼飞有鹣。

吐楼有妖蜃,献胆有巨蚺。

昆崙黑如漆,束缚充家阉。

此皆海邦人,惯见行已厌。

为官得州县,有若堕井蟾。

纵能协阴光,何异钻泥鲇。

遂令中人资,唾手母推缣。

罢归实为幸,配窜理不嫌。

姚宗重华胄,行义世有砭。慈母挥使去,麻衣白??。

王畿万人魁,信以手所拈。

胡为倅一郡,大刀屈为镰。

笑谈呼吸间,了不伤锋铦。

仅饮抚之水,屡罄米与盐。

帝念贤倅母,推封表其廉。

进官列三辅,告归舌真甜。

母老念儿远,儿廉思母严。

潮阳十万家,富者垂珠帘。

海错供母馔,龙脑熏帷幨。

何如太安人,岩岩为具瞻。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观国趋庭为杨廷仪作

映相皞下第,俗嫌良可嗤。

郊祁乃齐名,谁今笑天私。

寓言木假山,自诧三峰奇。

儿子出头地,簿冗父不辞。

中允何可嫌,天固珍一枝。

提刑异簿领,况复荆人师。

寝膳卑暑地,宁不蚤夜思。

主鬯式新荷,乞身诿何欺。

冥心寄遐托,立判埙与篪。

插羽当秋空,亸若长云垂。

朝发召公城,暮刷湘江湄。

老怀北斗边,猛起三命龟。

阅兆楚燉熄,上堂宁馨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