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野平田春水肥,前山隐隐带残晖。
千林晚色无人共,时有樵翁独自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田园春日景象。首句"四野平田春水肥",写出了春天田野里广袤的水面因雨水充足而显得丰盈,暗示了生机盎然的季节气息。"前山隐隐带残晖"进一步描绘了远山在夕阳余晖映照下的朦胧美,透露出一种恬淡的静谧。
接下来的两句"千林晚色无人共,时有樵翁独自归"则是情感的转折,诗人通过描绘傍晚时分树林间的寂静和偶尔出现的打柴人独自归家的情景,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寥之感。然而,这种孤独并不显得消极,反而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真实,展现出山中生活的朴素与自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春日的景色,通过对比人迹的稀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胡仲参作为宋代文人,他的诗歌往往富有哲理,此诗也不例外,寓含着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不详
仲弓弟。生平不见记载,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当为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与冯去非等有交。诗集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庄小稿》一卷(亦收《两宋名贤小集》)。 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圩田依涧水,入夏未栽禾。
不是春耕晚,山中寒气多。
几重岭隔几重湾,路入濛濛烟雨间。
独立溪桥重回首,前头已是剑州山。
听尽灯前细雨声,声声总是别离情。
何时断得闲烦恼,一任芭蕉滴到明。
借得君诗在案头,篝灯夜夜看银钩。
苦吟暗数秋更尽,何处笛声人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