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积雪空林晚乍晴,小窗孤榻罢韩檠。
光摇竹简芸窗净,寒入梅花纸帐清。
坐久却疑更漏断,夜深兼借月华明。
洛阳旧隐如相问,为报袁安素业成。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初晴时分,林间积雪与夜晚的宁静和谐共存的景象。诗人独自坐在小窗下的孤榻上,窗外竹简与芸草映照着明亮的灯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随着夜深,寒气渐浓,但纸帐中却因月华的照耀而显得格外明亮。长时间的静坐让人仿佛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似乎连钟声都已停止。最后,诗人以洛阳旧居的朋友相问为由,表达了自己已经完成了像袁安那样纯洁的学业,暗示了个人的成长与成就。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我成长的肯定,同时也蕴含了一种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不详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黄金台下驻春晖,千里江山疋马归。
淮浦东风芳杜合,楚江烟雨鹡鸰飞。
重来会见声华著,此去无令信息稀。
独有惠连伤远别,天涯回首各沾衣。
林塘三月柳依依,摇飏东风近竹扉。
旋逐歌声飘舞席,淡随春气入罗衣。
落花满路啼莺歇,芳草凝寒燕子飞。
自是平泉行乐处,风光不与赏心违。
飞盖云随画舫还,不须童稚候柴关。
南州旧隐文章显,中世高风富贵閒。
松竹未交秋节后,桑榆犹在午阴间。
年芳正好故人去,一曲清湖绕碧山。
万卷图书一苇航,不因流落滞遐方。
行迟秖为山留坐,閒绝惟应酒送忙。
旅馆风烟多胜日,故园桑梓未斜阳。
秋来亦有归飞燕,王谢堂高是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