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公如月欠一分圆,生死应同昼与昏。
鼎鼐□□□□□,□□露□留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为萧照邻参政大资所作的挽诗。通过“公如月欠一分圆”这一句,诗人以月亮来比喻逝者,暗示其虽已离世,但其人格和精神如同满月一般完美,只是少了那么一点点,形象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
“生死应同昼与昏”一句,进一步阐述了生死之间的平等与统一,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如同白昼与黑夜一样自然交替,强调了生命循环的普遍性。
“鼎鼐□□□□□,□□露□留好□。”这两句则可能涉及逝者在世时的功绩或为人处世之道,其中“鼎鼐”常用来比喻国家的治理或家庭的和谐,暗示逝者在社会或家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露”字可能象征着逝者的美德或成就如同露珠般珍贵而短暂,需要被珍惜和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人格、功绩及生命意义的赞美,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策马访柴扉,庭前草亦□。
谈今复谈古,如子□□□。
□□如斯兼儿丑,丹青写出十分真。
凌烟绘像吾无望,喜在山林老此身。
高高亭耸紫霄端,借榻高眠廛市间。
轮奂重新无俗□,何如来此伴云闲。
□□□□一番□,□□风光□□□。
□□渭川公子在,此时□□理丝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