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涉道中寄子端

行武昌,望利涉。高青烟,低白雪,冈陵瀰漫沟浍灭。

氤氲冷日从东来照我,清影忽作溪水卧明月。

凌兢羸马猬毛缩,诘曲微行蛇腹裂。

遗鞭脱镫初不知,指僵欲堕骨欲折。

毡裘毛袜良可念,我自无备谁从辍。

人家土榻借微暖,坐久清冰落须颊。

黄花臞仙怯风驭,久向笙歌窟中蛰。

径须持此远相饷,一洗夜堂花酒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周昂在利涉道中的旅行经历,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景色的壮丽。

首句“行武昌,望利涉”点明了地点和行程,预示着即将展开一段不平凡的旅程。接着,“高青烟,低白雪,冈陵瀰漫沟浍灭”描绘了沿途的景色,青烟与白雪交织,冈峦连绵,沟渠隐没于茫茫之中,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神秘的氛围。

“氤氲冷日从东来照我,清影忽作溪水卧明月”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之美,太阳从东方升起,温暖的阳光洒在旅人身上,清冷的影子仿佛化作了溪水,静静地躺在明亮的月光之下,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

“凌兢羸马猬毛缩,诘曲微行蛇腹裂”描述了旅途的艰难,瘦弱的马匹因寒冷而蜷缩,曲折的小路如同蛇腹般狭窄,形象地表现了行进的不易。

“遗鞭脱镫初不知,指僵欲堕骨欲折”则更深入地刻画了旅途的困苦,马鞭和马镫遗失后,旅人竟未察觉,手指冻僵,几乎要失去知觉,骨头似乎也要折断,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极端艰苦。

“毡裘毛袜良可念,我自无备谁从辍”表达了对同行者的关心,虽然自己没有准备足够的御寒衣物,但仍然担心同伴是否能应对严寒。

“人家土榻借微暖,坐久清冰落须颊”则转而描写旅途中偶遇人家的情景,旅人在温暖的土榻上稍作休息,时间久了,清冷的空气使得胡须上结了一层薄冰。

“黄花臞仙怯风驭,久向笙歌窟中蛰”通过比喻,将黄花比作瘦弱的仙人,害怕风的驾驭,长时间在笙歌的热闹场所中沉寂,暗示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径须持此远相饷,一洗夜堂花酒热”表达了诗人希望用这份旅途中的经历和感受,为远方的朋友送去温暖,消除夜晚宴席上的热闹与浮躁,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自然、友情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02)

周昂(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二十四进士擢第。调南和主簿。有异政。拜监察御史。以诗得罪,废谪十余年。起为隆州都军,以边功召为三司官。大安三年,权行六部员外郎,从完颜承裕军御蒙古。易州陷落时死难

  • 字:德卿
  • 籍贯:真定
  • 生卒年:?—1211

相关古诗词

王子端挽辞

才名如此不偿穷,再入承明一病翁。

白发光阴文字里,黄华林麓画图中。

谪仙犹想屋梁月,荆产空怀松下风。

聊应世缘缘故在,会看归鹤语辽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挽黄华诗

诗名摩诘画绝世,人品右军书入神。

形式: 押[真]韵

子端山水同裕之赋

辽鹤归来万事空,人间无地著诗翁。

只留海岳楼中景,长在经营惨淡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哭黄华

士价五羊皮,人生黍一炊。

盖棺那可忍,挂剑不胜悲。

向上谁曾到,而今渠得知。

侍臣伤立本,老姥怒羲之。

作病无如酒,穷愁正坐诗。

中郎犹有女,少傅竟无儿。

散落真行帖,飘零骚雅辞。

儒林顿憔悴,未敢哭吾私。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