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渚亭雨中

振衣已出尘土外,卷箔更当风雨间。

泉声渐落石沟涧,云气迥压金舆山。

寒沙漠漠鸟飞去,野路悠悠人自还。

耕桑千里正无事,况有樽酒聊开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已经抖落身上的尘土,卷起帘子面对风雨。
泉水声渐渐消失在石缝山涧,云雾高远盖过金色的车驾之山。
寒冷的沙漠空无飞鸟,野外小路漫长,只有我独自归还。
千里农田安宁无事,更何况还有美酒可以让我暂且忘忧。

注释

振衣:抖落衣物。
尘土外:远离尘世。
卷箔:卷起帘子。
风雨间:风雨之中。
泉声:泉水声。
石沟涧:石缝山涧。
云气:云雾。
金舆山:比喻显赫或尊贵的山。
寒沙漠漠:寒冷而空旷的沙漠。
鸟飞去:飞鸟离去。
野路:野外小路。
人自还:独自归还。
耕桑:耕田与养蚕。
无事:安宁无事。
樽酒:美酒。
聊开颜:暂且忘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北渚亭雨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振衣已出尘土外",诗人抖落身上的尘埃,表现出超脱世俗的追求;"卷箔更当风雨间",卷起帘子面对风雨,显示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接下来,诗人通过"泉声渐落石沟涧,云气迥压金舆山",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壮丽,暗示心境的开阔。

"寒沙漠漠鸟飞去,野路悠悠人自还",描绘了雨后的荒野景象,鸟儿归巢,诗人独自踏上归途,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自我反思。最后,"耕桑千里正无事,况有樽酒聊开颜",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满足,以及在雨中品酒的愉悦,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豁达情怀。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以雨中北渚亭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诗人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北湖

常时泛西湖,已觉烟水永。

北堤复谁开,长涵一川静。

久幽繇地偏,跬步人迹屏。

我初得之喜,指顾辟榛梗。

种花延妙香,插柳待清影。

飞梁通两涯,结宇临四境。

包罗尽高卑,开拓极壬丙。

洒然尘滓消,恍尔心目醒。

兴物振滞淹,如人出奇颖。

日携二三子,杖屦屡观省。

念时方有为,众智各驰骋。

独此得逍遥,固知拙者幸。

形式: 古风

发松门寄介甫

南风夜发吹孤舟,起视北极星辰稠。

晓开征帆破长浪,挟以两橹当中流。

松门东面见庐阜,其上少日烟气浮。

舟人指我极四望,黑处无底蛟龙湫。

槠溪左蠡信浩荡,两涘若粒分冈丘。

落星囷囷孰可状,清汉夜独垂牵牛。

故人曾期此同载,舍棹直抵云山游。

念今五载负斯语,心独动荡风中斿。

况闻肥遁须山在,早时事力胡能谋。

所嗟亲老食未足,安得一亩操锄耰。

此言此笑吾此取,非子世孰吾相投。

今谐与子脱然去,亦有文字歌唐周。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发彭泽

卧闻橹声知雨来,起见江流与天合。

山回风吹雾不尽,帆健船冲浪相沓。

归云难乘望空断,落日乍掩凉可纳。

去家今夜一千里,谁见愁来坐方榻?

形式: 古风 押[合]韵

叹嗟

夜叹不为絺绤单,昼嗟不为薇蕨少。

天弓不肯射胡星,欃枪久已躔朱鸟。

徐扬复忧羽虫孽,襄汉正病昭回杳。

力能怀畏未足忧,忧在北极群阴绕。

形式: 古风 押[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