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人

扁舟三月到江城,匹马先寻北郭生。

雨过小楼春寂寂,鸟啼修竹晓嘤嘤。

家无黄耳传乡信,门有苍头记客名。

见说终南真可隐,剩判秋色为君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陈基所作的《寄友人》,以春天的江城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扁舟三月到江城”,描绘了诗人乘舟历经三个月抵达友人所在的城市,显示出旅程的遥远和对友情的珍视。

“匹马先寻北郭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行动,他独自骑马直奔友人住处,显示出急切的心情。接下来的两句“雨过小楼春寂寂,鸟啼修竹晓嘤嘤”,通过环境的刻画,渲染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春雨过后的小楼和清晨鸟鸣的修竹,都寓言着友人生活的宁静。

“家无黄耳传乡信,门有苍头记客名”暗含友人生活的简朴,没有快马传递书信的便利,只有老仆记录来访者的名字,体现了友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见说终南真可隐,剩判秋色为君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希望秋天的清冷能为友人带来更多的清净与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友人生活的细节展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寄匡山人

早春相见又经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见玉山问消息,荔浆何日寄江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再题葛仙翁移家图

列仙之人,其道无为。超然物表,游于希夷。

厚禄不足致,好爵不足縻。

所以许由辞尧不受禅,巢父闻之犹为洗耳河之湄。

奈何葛仙翁,与世犹支离。

求为句漏令,所欲何卑微。

观翁此行亦良苦,妻子辛勤童婢饥。

翁知学仙不学吏,委以民社将安施。

仙家虽云足官府,奈此人间小黠并大痴。

君不见陶潜弃官归故里,又不见马援谤兴由薏苡。

纵得丹砂亦不多,谁信翁心澹如水。

云门山,有灵药。归去来,山中乐。

牛羊任所之,鸡犬从人缚。

急将印绶送还官,变却姓名称抱朴。

形式: 古风

题杏花斗鹊

尔鹊莫逐朝飞雉,双雌争雄俱斗死。

尔鹊莫逐营巢燕,吴宫失火难相见。

饮啄不离碧山阿,栖止还依嘉树柯。

王孙纵有黄金弹,红杏花间奈尔何。

形式: 古风

题徽庙马麟梅

内家春色少人知,玉蕊冰蕤看转宜。

说与宫中小儿女,画楼琼琯莫轻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