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岳铨德观作(其一)

峰头乌帽翠云裘,三百年来无此流。

馀论更容平子否,犹胜湛辈岘山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衡岳铨德观中漫步的隐士形象,以“峰头乌帽翠云裘”开篇,生动地勾勒出这位隐士的装束与所在环境的高雅脱俗。接着,“三百年来无此流”一句,表达了对当前人物的特殊赞誉,暗示其风范超越了时间的长河,非同寻常。

“馀论更容平子否”中的“平子”指东汉文学家蔡邕,此处借以表达对隐士才华和见解的高度认可,认为其言论足以与古代文豪相媲美。最后,“犹胜湛辈岘山游”将隐士与历史上的贤哲相提并论,通过对比强调了隐士的超凡脱俗,以及其在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上的卓越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对古代文化传统的敬仰与传承。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衡岳铨德观作(其二)

碧玉峰前云满径,赤栏桥畔柳参天。

长廊静夜松风起,写得馀声入响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清江张氏活人堂二绝句(其一)

远系长沙太守孙,家传太守活人言。

刀圭一粒起人死,安得声名不出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清江张氏活人堂二绝句(其二)

海底龙宫失护防,老龙偷得返魂方。

闻君夜压春槽响,携扣柴门乞酒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次韵谢昌国

今人不识古人心,谁识羲皇太古音。

如望银河九天上,聊分一勺濯尘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