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

剑外书来日,惊忙自折封。

丹青得山水,强健慰心胸。

事少胜诸郡,江回见几重。

宁悲久作别,且似一相逢。

诗合焚香咏,愁应赖酒浓。

庾楼寒更忆,肠断雪千峰。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翻译

收到剑门外的家书时,我惊讶又匆忙地拆开信封。
画卷上的山水画让我感到心灵得到安慰,身心更加坚强。
这里事务不多,比其他郡县轻松,江水曲折映照出层层叠叠的山峦。
虽然悲伤长久的离别,但暂且当作一次重逢来宽慰自己。
在焚烧香火中吟诵诗歌,借酒浇愁,愁绪似乎能因酒的浓郁而暂时消解。
在寒冷的庾楼中,我更加怀念远方,想到那雪山连绵,令人心碎。

注释

剑外:指剑门关以外的地方,通常代指故乡或远方。
书来:收到书信。
惊忙:惊讶且匆忙。
折封:拆开信封。
丹青:泛指绘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
山水:自然景色,象征内心的宁静。
强健:使身体和精神都变得坚强。
心胸:内心。
事少:事务不多。
诸郡:其他郡县。
江回:江水曲折。
几重:层层叠叠。
宁:宁愿。
悲:悲伤。
久作别:长久的离别。
似:当作。
诗合:适合。
焚香:点燃香火。
酒浓:酒味醇厚。
庾楼:古代的一种楼阁,可能指诗人所在之地。
寒更:寒冷的夜晚。
忆:怀念。
肠断:心痛欲碎。
雪千峰:雪山连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牢的作品,名为《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现如下:

诗人通过“剑外书来日”、“惊忙自折封”表达了收到远方亲友来信的喜悦与迫切,折开信封的动作充满了期待和急迫。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对书信的重视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情感联络。

“丹青得山水”、“强健慰心胸”则描绘了一种美好的自然景象,通过“丹青”的色彩与“山水”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里,“丹青”指的是画家笔下生动的颜色,而“得山水”则是获得了山川之美,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审美追求。

“事少胜诸郡,江回见几重”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景色,更是在抒发一种心灵上的超脱和宁静。在这个意境中,“事少”意味着远离尘嚣,而“胜诸郡”则是说这种超然的美好超过了其他地方。江水的回旋与层层叠嶂的山峰共同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悠长的空间感。

“宁悲久作别,且似一相逢”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无奈和对短暂相聚时光的珍惜。这里,“宁悲”表达了面对告别时的情感选择,而“久作别”则是说尽管时间可能不长,但还是要去体验这份分别之苦痛。同时,诗人也在庆幸能有机会与亲友相见,即便是短暂的相逢。

接着,“诗合焚香咏,愁应赖酒浓”则展示了诗人通过吟诵诗歌、焚烧香料来抒发自己的忧愁之情。这里,“诗合”意味着诗与心灵的契合,而“焚香咏”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清净自守的生活方式。而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诗人选择借助酒精来慰藉自己的忧愁之情。

最后,“庾楼寒更忆,肠断雪千峰”两句诗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庾楼”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观景之地,而“寒更憶”则是在冷清的夜晚里回想往事。“肠断雪千峰”则是用来形容这种思绪如同被切割的心肠一样痛苦,而“雪千峰”则是对美好记忆的象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分别时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于美好生活、友情和自然之美的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2)

杨牢(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虾䗫欲吃月,保让常教圆。

心明外不察,月向怀中圆。

罗帏若不卷,谁道中无人。

魁形下方天顶亚,二十四寸窗中月。

形式: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胜游从小苑,宫柳望春晴。

拂地青丝嫩,萦风绿带轻。

光含烟色远,影透水文清。

玉笛吟何得,金闺画岂成。

皇风吹欲断,圣日映逾明。

愿驻高枝上,还同出谷莺。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千叶桃花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边情

新种如今屡请和,玉关边上幸无他。

欲知北海苦辛处,看取节毛馀几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