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孔雀牡丹图

洛阳昔日称名都,奇花锦石天下无。

绀园雾煖风初细,碧殿春深日欲晡。

芳葩半吐含羞涩,绝色似誇殊代立。

沈香亭北倚栏妆,潇湘江上轻罗湿。

名谱谁传姚与魏,上林谁复当奇贵。

的的朱门袅御烟,亭亭瑶砌占王气。

海南羽族来何遥,顾影呼群争妒骄。

翠色偏擎红绰约,金光欲射碧岧峣。

繁香艳质难为别,银筝宝瑟纷成列。

解使家人眉黛愁,那知帝子韶光歇。

自从彍骑过天津,零落残英陌上尘。

幽馆台高多茂草,饥雀啼鹃空向人。

伐山辇石入燕去,洛水无情寒日暮。

歌舞曾闻化雨云,莺花不复当庭户。

由来聚散递相寻,画史者谁披素襟。

宛转当筵千万态,只博伤春一片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孔雀牡丹图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洛阳名都的繁华与美丽。开篇即点出洛阳之盛名,奇花异石,冠绝天下,引人入胜。接着,诗人通过“绀园雾暖”、“碧殿春深”的景象,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牡丹半开,羞涩含蓄,绝色独尊,仿佛在夸耀着不同寻常的美。沈香亭北,倚栏妆束,潇湘江上,轻罗湿润,画面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诗人进一步追溯牡丹的来历,提到姚魏两谱的传承,以及其在上林苑中的独特地位,朱门袅烟,瑶砌占气,描绘了牡丹的尊贵与神秘。接着,诗人以海南羽族的遥远到来,以及翠色红光的对比,展现了牡丹的色彩丰富与生命力。繁香艳质,难以分辨,银筝宝瑟,纷纷排列,表现了牡丹的音乐之美与艺术价值。

然而,好景不长,自彍骑过天津,牡丹凋零,零落于尘土之中。幽馆台高,茂草覆盖,饥雀啼鹃,空对人言,表达了对牡丹衰败的惋惜之情。伐山辇石,洛水无情,寒日暮色,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最后,诗人感慨聚散相寻,画史披襟,万千姿态,只为伤春之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以牡丹为载体,不仅赞美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人生、历史、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宿水芝滩上

悬流出峡喧殷雷,孤舟一宿依岩隈。

江灯翻觉形影静,夜梦误疑风雨来。

毒龙华石多顽丑,潜向溪头效奔走。

何时鞭龙作雨云,濯缨且醉湘江酒。

形式: 古风

别何虞卿谢维翰

故人有约不得遇,道逢二仲开情素。

一笑知为莫逆人,无言更得相忘处。

利器何君正慨慷,谢君比玉温且良。

看云满座入山雨,对酒清歌落暮湘。

我欲东归挽不住,乡关杳杳迷烟树。

君家更在雁峰南,回缄欲寄谁将去。

与君相别重相期,共向丹丘觅紫芝。

年年春雨待消息,此路人间或未知。

形式: 古风

柳塘歌

野塘春来霁春雨,菁葱处处迷春树。

树边老屋三四间,屋外垂杨千万缕。

幽人心事无嫌猜,向午帘栊手自开。

行歌尘市人不识,醉卧高楼日几回。

兴来閒读先生传,惠风拂拂吹人面。

玉蕊常飘白氎巾,碧波欲堕乌衣燕。

与君兄弟岁相亲,怜君棣华生不辰。

过君柳塘能怆神,惜春不见同心人。

年年枯荣容色改,芳枝翠叶仍相待。

人世何曾别异才,物情自可疑真宰。

顾君为乐且及时,击筑长歌连理辞。

他年繫马向深绿,莫厌攀条催酒卮。

形式: 古风

白坡草堂

阆苑仙人绝尘迹,爱住山中夜煮石。

石间粲粲长琪花,琼瑶满地无人惜。

自开虚室陟坡陁,嘉陵江水对银河。

雪华不舍袁安卧,月色偏随庾亮歌。

肌苦凝冰色冠玉,明光登记群真箓。

文螭陛下简飞霜,白鹭洲前笋剖竹。

繄余鹤氅被纶巾,相逢一笑杨花春。

已羡托身久得所,谁能论心共结邻。

天子圭璋思俊贤,旧隐休怜生素烟。

暂为广厦千间用,记取真珉一寸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