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澄一题秋幢赞佛图

阿难乞食无穷愿,迦叶拈花偶尔来。

遗照十年犹仿佛,世间何事足徘徊。

此因还许生生记,似汝宜从寂寂回。

一念忏除知未尽,秋山闻呗有微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阿难不断祈求食物的意愿,迦叶偶尔以拈花微笑回应。
十年前的遗像依然隐约可见,世间纷扰何事值得长久停留。
因果循环,或许还能记住生生世世,像你应回归寂静的心灵。
即使一念忏悔,心中的杂念仍未消尽,听到秋天山中的诵经声,心中微感哀伤。

注释

阿难:佛教人物,佛陀的弟子。
乞食:向人乞讨食物,指修行者修行生活。
迦叶:佛教另一位重要人物,常与阿难并提。
拈花:佛教禅宗公案,迦叶以拈花微笑示意佛法。
遗照:遗留的照片或画像。
仿佛:隐约,似是而非。
徘徊:犹豫不决,停留。
生生记:生生世世的记忆。
寂寂:寂静,形容心境清静。
忏除:悔过自新,消除罪孽。
呗:梵呗,佛教诵经声。
微哀:轻微的哀愁。

鉴赏

诗人通过对阿难乞食和迦叶拈花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中出家人的清贫与超脱世俗的情怀。"遗照十年犹仿佛"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而旧影犹新的感慨,而"世间何事足徘徊"则透露出一种对尘世万象的超然态度。诗人通过"此因还许生生记,似汝宜从寂寂回"这两句,似乎在劝诫读者或某个人,从佛法中寻求心灵的安宁和解脱。

最后两句"一念忏除知未尽,秋山闻呗有微哀"则表达了对佛法修持的深刻体悟与不尽的追求之情。诗人可能是在反思个人对于佛法的理解和实践,还有待深入,而非浅尝辄止。此外,秋山中传来的梵呗声,也让人感到一丝哀伤,这或许是由于对修行生活的留恋,或是对未竟之事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充满了禅意和佛法的智慧。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佛教修持生活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缘识(其六十一)

异草灵芝发瑞光,不浇滋润自然芳。

何劳更问延龄药,必可同天地久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缘识(其二十三)

看花终不似春雷,牵引诗情瞑目开。

雨顺风调为上瑞,苍生家足降天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缘识(其九十)

经到玄科大法中,先持道德济阴功。

三清有路人难到,但守虚无一径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缘识(其七十三)

一年去住几周游,日月高悬万亿秋。

但好心求方外境,勿教妄想没刚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